【摘要】理科僧后来当了一个四年基本不动笔的文科僧并读了研,还吃了码字这碗饭。闲来无事的时候,很少去写什么东西。当拿起笔时,总是求助于“童子功”遗留下来的显得遥远的隐隐跃动的那点灵感。可能,我真的没有爱上过写作。
今天是21天生活美学社打卡训练第四天。要写作业的时候,忽然发现,我好像没有爱上过写作。这个发现,对于一个文科僧来说有点灾难性质。
首先要先说一下出身,贫僧乃半路出家、且曾经以数学成绩刷存在感的文科僧,换句话讲,在读大学以前我一直是一名理科僧,而且在高二就放弃了政治地的学习,努力朝着“学好数理化”的目标“奋斗”着。我真的要对奋斗加引号,因为高中三年的厌学情绪已经严重到要抑郁,转而通过读一些课外小说也就是所谓的“闲书”排遣积郁。应该说三生有幸,我遇到一个军事化管理的高中,纪律严格死板到有些变态,围绕着把学生送上大学为这个中心,把学生的时间安排的精细到每分钟。对,每分钟!但凡学生做了“计划外”的事情,或者没有在计划内做完,批评、罚站、“喊你班主任来”、“喊你家长来”,对,就是这样。举个例子,课间十五分钟过了五分钟的时候忽然来了屎意,完事出来铃声响了,被教务处抓住,问清原因,“喊你班主任来”!在这种高压环境下,我只能晚上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然后,被教务处主任掀!了!被!窝!“喊你家长来”!真的差点抑郁!想起那些年读过的一摞科幻,真要感谢卫斯理!
因为躲被窝看书而被通报、被喊家长,我给同学们留下一个逼格挺高的印象:此人酷爱读书!而我私下里真的没有认为自己多么嗜书。
至于说到大学为什么选择了文科,还是戏剧文学专业,我只能说呵呵了。此专业同时招收文理僧,对于理科僧要求分数尤低。于是我挂车尾地“考上了大学”,至今还记得当时回学校拿通知书时班主任看见我后激动地向前大跨一步几步紧走然后双手紧紧抓住我的手使劲晃了几下“恭喜你!”,搞的我心里挺有触动的。是啊,我变成了一个文科僧,一个四年基本不动笔的文科僧。
文科僧后来考了研,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苦练英语实现的。这位文科僧就这样走进了“写论文”“做学问”的正(huo)途(keng)。然后被导师批评文章没有逻辑,这位文科僧悲哀地想起了自己原来是靠数学刷存在感的啊,现在居然没逻辑了。
应了我的专业名“戏剧”,我毕业后戏剧般地从事了文书工作。写作成了每天的常态。当然,每日的煎熬也是开始时候的常态。之所以还能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完全来源于那点残存的童子功吧。儿时养成阅读的习惯外因主要归于两人;一是家中二姐,酷爱读书,看书喝面条似的(喜欢喝面条的爸爸评论);二是儿时一玩伴也酷爱读书,感染之下,我也成了手不释卷的充数之徒。更主要的内因是,我儿时对古文有极其浓厚的兴趣,能背诵课本里出现的每一篇文言文,还曾将一本描写文人轶事的字谜类《故事会》正背如流,可以和凤姐拼一下了。这样胡乱的抓来读了一通,却也培养了一点非常受用的内功。那时候书少,农村教师的水平有限,我后来经常想,如果当时有人引导着多读几本经,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初中叛逆期,我疯狂的爱上了读李敖。那时候他的书在大陆如此之少,在我们那个小城就更难找到了,网购就是那之后的一两年里进入大众视野的。于是,我把能买到的李敖的书,做了反反复复地阅读,因祸得福的享受了一把深度阅读的福利,作文水平取得突变似的提高。还记得当时一向对我不冷不热的语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在全班宣讲的一幕,而那篇作文,我记得是写得忽然很轻松的一篇。
当我拿起笔遇到困难时,都是求助于遥远的时空里隐隐跃动的那点灵感。闲来无事的时候,我很少去写什么东西。可能,我真的没有爱上过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