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摆摊的活动结束了。可我的体验感依然新鲜、有趣。
我不由得想起大学时代的自己。
那时候,同学有个创业课,老师出本金1000元,让大家试试创业。一学期的时间,赚了算自己的,利润归自己,本金还给老师。赔了算老师的,把剩下的钱还给老师,赔光就算了。
这个活动伴随课程,从计划到成果,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也给我这个偶尔旁听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时,专业差异就凸显出来了。
我记得有一个美院的同学在葫芦上画烧画,卖艺术品燃起了她的兴趣,不仅专业水平快速提升,还赚了不少钱。
其他人除了一个买比特币的(8年前)印象都不太深了。
我的同学选择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摆摊儿。
商品大体集中在常用文具、饰品等小商品上。
我们学校,我们学院的同学都是非常给力的。第一阶段是内销,大家知道这么一项特别的作业,捧捧场也卖出去些。
然而,如果只是赚自己人的钱,那能叫创业吗?绝对不行!
后来我们就商量着去天桥摆摊。
增光路那条街往校本部方向,很大的一个天桥。
我们收拾好东西,出发前还挺淡定,摆上摊儿可就不是那样了。
实话实说,吓死个人。
紧张的呀,脸通红,张不开嘴,就低头在那儿等着。
这不一样的。
即使学院间联谊,我站在坐满人的阶梯教室前面唱歌都没这么难受,发不出声音。
可是,这是我们选择的创业方式,我们的作业,得完成啊!
路人很给力。
看我和同学就是学生,很善良。
他们免去了我们以为需要吆喝的尴尬,主动询问价格。我们确实定价很便宜,问完就买走了。
如坐针毡的一段时间啊!
我忘了那天赚了多少钱,却再也没去过天桥摆摊儿了。
而这次卖玉米也一样。
刚放假,我早上出门八点多了,那会儿妈妈提议让我看一会儿,她想回家休息。
我果断拒绝了。
倒不是怕累,而是因为张不开嘴。我认定如果是我看着玉米,没有一个人会买的。
于是我先一溜烟儿的跑走,再折返回来跟爸爸聊会天。
傍晚那次不一样了。
我体验到一种兴奋感。很自如的和乡邻聊天、招呼大家、帮忙撑一下袋子、挑一下玉米,不亦乐乎!
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很平常,对我来说就太难得了。因为我是一个资深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自我感觉很内向。
原来,有时候突破只在一瞬间。
同样是摆摊儿,我曾经在羞耻什么?现在又在开心什么?
过去让我不好意思的是,我知道进价,要加价卖给别人,总有一种骗人的感觉。
现在让我顺畅的是把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良食材和大家分享,一想到乡邻吃到的这些玉米质量很有保障,很健康,我就舒坦。
所以,于我而言,要让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
这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