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伊川县“2023年研究型备课专项研修”活动继续在西场学校五楼进行。今天莅临活动现场并沉浸式参与研讨指导的国培专家有王启明教授、申建民教授、刘志华主任。
活动一开始,没有铺垫预热,几位专家就直接被各个小组“抢占”进组,展示本组第一天的作业成果。
第一阶段 指导与实操
各位专家先检查了第一天布置的“结合课标试着撰写所备课目的教学目标”这项作业,几个小组巡回评价指导,对出现的问题一一点拨,手把手地引导老师们关注课标中“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总目标”、“具体学段目标”及“学业质量描述”等内容,学着搜集、梳理出所备课目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三个目标相应的内容,再根据需要进行提炼整合,反复斟酌形成成果。
专家指导后,随即布置新的任务:撰写准备课目的“识字能力”的教学目标。各小组又在专家的沉浸式入组指导中,快速投入紧张热烈的研讨中去。
第二阶段 展示与评改
各小组完成各自的任务后,进入展示评改阶段。第一步:各小组派出代表展示本组整理撰写的“识字目标”的成果;第二步: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提出建议;第三步:专家总结点评指导;第四步:展示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评价意见进行二次修改。最终本课的“识字能力”的目标敲定达成。
第三阶段 运用与总结
下午的主线任务是在参照“识字能力”目标的撰写经验,完成“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两项目标。老师们在到达会场后就迅速进入状态,专家仍然全程深度参与各个小组的研讨交流中。各小组完成任务后,刘志华主任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太阳》一课,展示了她设计的教学目标和设计依据,大家参考对照,自评自改,加深认知。
几位专家对两天来各个小组每位老师积极的学习热情、看得见的成长速度和“化学变化式”的丰厚备课成果大加赞赏。
“莫道浮云遮望眼,总有云开雾散时”。在专家们深入浅出的指导和大家虚心积极的学习中,2022版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备课“备什么、怎么备”等具体的问题逐渐明朗了起来,也相信老师们会把这些沉甸甸的“干货”带回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