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是对的,我觉得这是错的,我觉得应该会这样。。。。
太多的我觉得都是建立自己希望的立场上,希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我觉得是我希望发生的,但并不代表事情发展趋势,毕竟我们没有能力预测未来。
哪怕再信心满满的时候,也有失望的落空。
我觉得。。。。。。
我想要的,把我觉得改成我想要的会是什么结果?
把自己的需求讲出来,或许得到的回应会更多。
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带任何评价的,凡是没有对错,主要看个人。
我觉得这是一种希望,过多的依赖,会让自己措手不及。
需求往往都是与人有关的,而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情绪和心情,但不能决定别人的反应和回馈。
往往让我们接受不了的是别人的行为,并不是自己的。
不要过多的我觉得,自己也能更随意。
我们总是被这种思维模式困扰,总是希望对自己好的方向发展,也更希望按自己的节奏进行。特别是自己接受不了的时候,心里无数次的问自己:怎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结果往往不是很如意。
当我们不如意的时候,其实是我们的认知在作怪。
一来是想着往好的地方发展,二来是不想面对现实。
承认自己我觉得是对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较量。
我觉得是对的,承认错误是对自己的能力的质疑和表现为无能。
我觉得应该这样,是逃避不想面对的,一种懦弱的表现,你是一个脆弱的人。
我觉得是错的,隐形的意思是我懂,我都知道,快来夸我这么能干。
陈果有句话说的很贴切,大概意思是:只要不影响别人,你怎么变态都可以。
我们想的我觉得只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你怎么样的,没人会过问。
大家都是第一次当人,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和想要体验的生活,哪有空理你怎么想怎么做。
所以现在的交际很多是停留在了表面,只是对一件事的陈述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没有共鸣的地方。
共鸣也是一种体能消耗,非常耗精力的事。
不要过多地相信我觉得,我觉得是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全部。
比起慷慨激昂的表达的观点,陈述自己的想法,干涉别人的行为,不如潜心修炼提升自己。
怎样才能和人相处好的过程中,你好我好大家好。
总结在最后:
关注别人,不如感知自己,讲别人是最容易的,面对自己的难处是最难的。
特别是自己接受不了的,不愿面对的,像剥洋葱一样,边剥边流泪。
我觉得我们不能想透自己的想法,是不想面对自己的阴暗面,时间久了,本来可以看得清的也就变得模糊了。
我们选择了逃避,事情的真想就会远离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