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完课之后就有个打算:中午多吃点,回宿舍睡个长觉,这三天两夜睡了不到14个小时,真的很疲惫,准备用一种放弃疗法排遣一下心头的愤懑。有些沮丧,没想到最后能让我安定下来的竟是张浩老师的那句毒鸡汤:“讲的不好能怎样,天能塌吗?”
午饭后拖着步子回到宿舍,何以解忧?来了包辣条,瞬间感觉回血了。来“学习”的,学到了什么是不是更重要。睡什么觉,爬起来写反思。
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模型的建构过程,我心里实质上是有“模型”的影子的,但是怎么让它能立起来,我一直不得其法。何老师今天评课时说所有的解决问题其实都是有章可循的:建立一种模型,掌握一个方法,解决一种问题。要认识到它到底要聚焦什么,精彩观念的诞生:一种是新知识,概念的建构;一种是知识的运用,就是解决问题的这种类型,模型的建构,这次这个就是整体与部分的模型。
需要让学生回答的就是:你是怎样看的?这一部分是什么?那一部分是什么?合起来是什么?画出来就是一个维恩图(集合图)--整体包含着部分1与部分2。部分1和部分2合起来就是整体。学生把这个掌握了,例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点子图也是一种建构方式,它遵循一一对应,一个圈里有多少个蓝点,另一个圈里有多少个黄点,它们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点子?其实模型都是一样的,不管哪一种方式,重要的是让学生建构了这种模型。脑海里有这个图了,那学生解决问题时思维就非常清晰了。
张老师也建议说在课堂活动发小饼干的时候,让一个孩子去回答原来有多少是不够的,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层次性。的确,课堂活跃的往往是那个思维最敏捷的,个别学生的理解代表不了全体学生的理解。另外发饼干的时候,学生能看见老师发给学生的动作,看到了发完之后剩下的数量,他能理解原来有多少,那当饼干换成题纸上的哨子时,孩子们看不到动作了,他就不理解了。那课本上画圈的方式就很有效,比如下面关于鸡蛋的练习题,我们就可以让他用圈画出来。对于跟孩子的交流,张老师提出对答不够流畅的问题,课堂交流就像乒乓球的“推挡”,学生发球打偏了,老师不应该回避它,而是找到正确的点再给它打回去,看他能不能接的住,再打回去的过程其实就是促使他反思的过程。比如“鸡蛋题”:吃了8个,还剩6个,原来有几个?孩子们写8-6=2,那怎么让他们快速地认识到错误?能不能问一句:“原来只有2个吗?”他们如果去思考,这个答案显然是不合适的。就像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一样,学生自己就能发现自己的做法是存在问题的。还有的学生写14-8=6,为什么出错?因为他们习惯于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去处理信息,虽然已经建立起了模型,但是算式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于此类,何老师讲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你就问学生一句话,你求的结果是不是问题要问的答案。跟张老师之前的“推挡”异曲同工,果然,成熟的老师都有应对之策,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今天看了若男老师的课,感慨良多,建模很重要,方法总结也是必不可少。受教。
晨山行 Day3(教研篇)晨山行 Day3(教研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