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婆婆如往常一样跟我分享小孩的日常,边吃着温热的饭菜,边微笑聆听琐碎生活小事,是我独有的放松方式。
婆婆分享一件小事,邻居家的哥哥姐姐来家里找女儿玩,开始娃玩得很开心,直到姐姐开始要玩可可最爱的小兔子玩偶,娃又哭又闹怎么哄都不好,婆婆总结说这个小孩是太坏了,什么都要自己的,不肯跟别人分享,以前哥哥(大伯家的儿子)就不会这样。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婆婆因为女儿不肯分享她心爱的小兔子玩偶而生气了,我想大概是在众人面前失了面子,婆婆选词变得偏激,在一个3岁不到的孩子身上动用了“坏”这个字眼。归根到底,一切源自于长辈对分享的执念,在他们看来分享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美德。而作为孩子的母亲,我不禁思索:无条件分享是否值得提倡?什么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分享?
孔融让梨的典故多少年来被父母长辈教育那些被认为是“自我维护意识过强”的孩子,又有多少小孩因而在童年时被贴上一个“自私自利”的标签,然而没多少人能够了解这个四岁即因懂得谦让而出名的孔融,长大后却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莫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意思大概是,子女于父母而言不过是情欲的结果、类似以瓶寄物。这是孔融为时人诟病的“父母无恩论”,虽其论点有所偏激,但放在今时今日不就是反pua、反道德绑架嘛。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或者说,这四岁以谦让分享而出名的经历,是否让他感受到无尽的压迫和痛苦呢?
其实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很简单,他们的物欲往往也很朴素,我看过邻居小孩最宝贝的玩具是爸爸工作中无意丢失的小笔帽,是妈妈绑头发的发箍上小小一粒珠花。维护自己的这点小物欲,却是小朋友构建自己世界的边界感最重要的力量来源。你瞧,他张牙舞爪维护自己心爱之物的时候那种力量是多么生动多么有张力,而有的人却忍心用分享包装着的利剑指着他,让他分割自己小小世界的一个支点,这多么悲伤,多么不公平?
故事最后,我从满满的杯子给婆婆倒了小半杯酸奶,我说您看,我只能分享给您这么多的酸奶了,因为分享不是无条件的,我有富余我分享给您,我们一起收获快乐。您看,我没法做到整杯酸奶都给您,因为这样我很不快乐,我相信您喝了整杯也不会感到快乐。婆婆笑笑,没说话。
分享这个课题,看来需要在家里慢慢修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