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夏坝仁波切讲授《欲求解脱勇士之心宝》(十六)

夏坝仁波切讲授《欲求解脱勇士之心宝》(十六)

作者: 普华520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08:57 被阅读0次

1.什么是出坏血?

  “出坏血”,是古代的一种医疗方法。扎出坏血,以此祛病。这里是说不要去寻找他人的短处,要观察自己的过失。发现了过失之后,如同坏血一样弃掉。

2.为什么要勿寻他短,返观己过?

愚夫受苦,并不是他想受苦,而是由于贪欲等烦恼所致,是咎由自取受到的侵害。我们今天所受的任何灾害疾病痛苦,怨不得任何人。譬如地狱猛烈的火和刀山剑树等,都是自己的业力所致,并没有人专门制造一个地狱让我们去受苦。所以,一定要学会不去观察他人的缺点、过失,不去怨他人,多多地“返观己过”。其实,越是观察他人的短处,就越增加自己的烦恼,自己的缺点和过失就会增加。为什么呢?有两个因素:第一个,“他都这样,我为什么不可以呀?”有这种攀比心态。第二个,由于你长时间观察他人的这个过、那个过之后,自己很容易起傲慢心,“你看他有这个缺点,我没有”。这使得自己的功德未生不令生,已生渐渐会退失。在僧团及居士当中,有的人喜欢用佛法的镜子去照别人,从来不照自己。说别人的时候,比谁的口才都好,喜欢挑这个人的毛病,找那个人的缺点,心里面总觉得“别人都不如我”,觉得自己特别委屈,从来都不觉得“我欠缺什么”,或者“他人具有的品德我还不具有”。这样的心态非常可怕。所以一定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过失,越多越好。千万不要观察他人的短处,而一定要观察他人的功德。

3.拥有一个和睦家庭必须做哪四件事?

  比如,想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必须做到四件事:第一,对自己的丈夫或妻子、父母和孩子,多看他们的功德,千万不要观察他们的短处,否则你就会渐渐地厌恶他、鄙视他,这样将永远也不会有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家庭。第二,一定不要去算自己的功劳,要多算算自己的过患和过失,自己的过失越多,就越觉得“我欠他的”,就能越对他好,由此营造出一个幸福的家庭。第三,一定要多看、多算他人在这个家中的功劳,因为你觉着他们的功劳比你大,由此产生满足,于是你就会觉得自己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第四,千万不要去算自己的功德,不要去想“我做了什么什么”,否则你会起傲慢心,由此会毁坏幸福的。这就是居家的道理。要学会观他人的德,不去观他人的短处;学会观自己的过失,不要观自己的德。

4.写出增长智慧的二十五种支分方便中的前十七种方便?

  下面讲一下《宝鬘论》中与之相关的内容。有二十五种支分方便能够增长智慧资粮。

  第一,“于正法法师,汝应胜承事”。对于讲正法的法师,应倍加恭敬侍奉和侍候。对于正法内明的论典和说法师,自己应以胜妙衣服和饮食等而作承事。

  第二,“恭敬听闻法”。要以非常恭敬的心去听法,不要起傲慢和骄慢之心。

  第三,“亦恒行法施”。送别人法本也好,给他人讲一些佛法的道理也好,总之恒常之中做法布施。这也是增长自己的智慧资粮。

  第四,“莫爱世间语”。不要去说那种对他人有损害或既使无损害但无意义的闲话,比如说绮语、恶口、妄言、挑拨离间的两舌等等,这些是积集正法资粮的障碍。

  第五,“应乐出世言”。应该喜欢宣讲解脱生死轮回的方便言语,或做这方面的探讨。

  第六,“如自生功德,亦应令他生”。如果自己已生起功德,想办法令他人也生起。比如,有人自己手里有佛教的好书,却害怕别人也得到这本书,人家想借来复印一份都不行,这种做法是极其恶劣的。自己有好书,恨不得布施给更多的人,让他们都得到利益,那多好啊。譬如自己对闻思修三种功德生乐欲一样,亦应令其他人生起闻思修等功德。

  第七,“闻法无厌足”。听法永远不厌烦、不知足。对财富权贵,对一切事物,唯有当下知足是最好的,然而对于法,不论听得再多也不应厌烦满足。大家已经听了不少的甚深之法,但我相信今天讲的法,虽然比较浅显,但在这浅显的道理当中,你们也会得到很多的收获。因此听法千万不能厌足,并且应该希求增进。

  第八,“摄义”。听闻佛法要力求明理,这样才能正确行持佛法的道理,才能勤奋受持自己已明的佛法道理。

  第九,“应分析”。对佛法的甚深密义,应以善巧的智慧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思考,以增长智慧。

  第十,“于师修供养,常恭敬陈白”。以你自认为最好的东西对师父进行供养,并在恒常之中恭敬陈白礼拜等。

  第十一,“莫读顺世论”。什么是顺世论呢?即否定前生与来世、否定因果、否定涅槃、否定苦集灭道、诽谤佛法教义的书籍。一般佛法根基不深的人读多了,很容易对佛法产生疑虑。但如果对佛法的道理已经了解到根深蒂固的程度,也需要了解一下这些世俗论等,那是为了辨别道理。这句话主要是对那些还没有对佛法形成完整而坚实理论基础的人说的。

  第十二,“远离诤执慢”。有的人特别能争,本来是非常小的事,也非要争出一个结论,争个你死我活。差不多就行了!不要老去争。

  “是”也那么回事,“非”也那么回事,干嘛要去争呢?应当远离这种相互争吵。并且千万不要有固执、骄慢心。有些人顽固地固守自己的某一个见解,这样极不好。骄慢是非常可怕的。

  第十三,“自德不赞叹”。千万不要赞叹自己的功德,“不矜己长”就是这个意思。所谓的赞叹自德,并不是直接说“我什么什么好”,而是在字里行间想办法把自己的德充分表现出来。这样做,只会让人厌恶,不适当地称赞或显示自己的功德有骄慢之嫌。

  第十四,“仇德应宣扬”。即“恒念他德”。恒常寻找他人的德行,并且宣扬他人的德行。尤其是要学会宣扬仇人的德行,这样你的德性才会增长广大。你看看,平常说别人坏话的人,是缺德的人还是有德的人?平常老说包括敌人在内的功德、却从不说别人坏话的人,是有德之人还是缺德之人?想想不就明白了吗?所以,宣扬自己仇人和对自己不悦之人的功德,这样不但使自己增长功德,还可以化解与仇人之间的怨恨。对方听说了,会想“这个人总是赞扬我的功德,看来嗔恨早就忘了,这个人原来是个好人啊”。所以对仇人的功德,更应该宣扬赞叹。

  第十五,“莫攻他要害”。千万不要攻击他人的要害。人总有痛处,或者觉得很耻辱的事情。这里的“要害”不是生命的要害,主要是令他人遭受身败名裂的一些要害之处。所以千万不要说人家的短处或要害处。

  第十六,“及不以恶心,举发他过非”。不应该以恶的心态去揭发他人的过失。“你做了什么什么,你什么什么错了……”当然,管寺院纪律的人例外,看到他人的过失就必须要说出来。除此之外,不要去揭发他人的过失,这很不好。

  第十七,“恒应观己过”。是不是心里知道“我有错”就行了呢?不是。要把自己的错误数出来,“我身、口、意曾经犯什么错,别解脱戒当中犯了什么错,菩萨戒当中犯了什么错,密戒当中犯了什么错……”,把自己记忆所及的错,全部一一揭露出来,只有明白自己究竟犯过多少过失,才能做到不重犯。唯有这样,你的过失才会越来越少。

第十八“他由何种过,常为智者责,自应断彼尽,亦应遮止他。”谁有过失,则应常为智者所呵责的,所以自己应当断彼过尽,并且亦应尽自己能力遮止他过。就是说任何一个人有过失,都是有智慧的人所呵责的对象。所以说,不要说自己的,首先把自己的过失把它灭掉了之后,发现自己的周围的人也有这些过失的时候,很善巧地去令他也断掉这些过失。比如龙树菩萨说:说话有三种,一个是美语,一种实语,一个虚言。其中运用美语和实语先赞叹他的功德,然后给他说一些适当的过失的实语让他善巧地改善。这很重要,因为他能接受得了,要不然你直接批评他接受不了。

第十九“他害莫嗔恚,应念宿业感,为后不受苦,自应离诸过。”说若他人对自己作了损害的事情、伤害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如何去面对呢?应该念啊,由于我往昔所造的罪业的果报所感,心里要明白这个。因此千万不要对对自己所做损害者产生嗔恨之心,因为嗔恚则成为后世遭受更加猛烈痛苦的原因。所以欲为后世不受苦,自己应该远离一切嗔恨等过失,来去挽救这个,不要做这个事。

第二十“不希望报酬,于他作饶益”。不希望得到什么报酬、得到什么回报,而去做饶益他人的事。也就是说,当你帮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了,不要有回报之念,我需要得到回报的念头。你一开始帮的时候你心里要做好一个心理里准备:“我不收回报”,这样的心态去帮人那才是真正的增长智慧。

第二十一“有苦唯自受,乐与求者共”。若他令自己生苦恼的时候,有苦唯独自受;有安乐的因如饮食等,应与乞求者共同受用。也就是说,如果他人令自己受苦恼的时候,要有个心态:有苦我一个受了算了,有福大家同享。就这种心态。咱们说同甘共苦,这是世间话。佛教当中,做为一个菩萨行者同乐而不共苦。什么意思呢?有苦由我个人独受,有乐与大家分享。这才是最好的。

第二十二“虽具天圆满,亦不应骄傲,穷困如饿鬼,亦不应怯弱”。这句话很重要,记住了。自己由于天生也好,不但不应因为少许事情更生骄傲和怯弱,虽然具有天的富饶圆满,就是自己具有非常良好的天生的条件,千万千万不要产生骄傲之心。遇到穷困潦倒、饿鬼一般的遭受,也千万千万不要怯弱,就是不要屈服。这两件事很重要啊。有的人,穷困潦倒他不怕他受得了,但是一旦有了一些条件之后他开始就堕落了,他开始就懈怠了,他开始就骄慢了。有的人呢,有福他不怕不会骄慢,但是一旦遭受了挫折了、麻烦了、穷困潦倒了,他彻底地丧失了信心。这两个都是极端。虽已穷困潦倒如饿鬼,你也不要失去信心,你一定会好起来的。虽有天资圆满也不要骄慢,因为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要记住这两个边好吗?

第二十三“由说真实语,自死失王位,亦应常说彼,不说其他语”。由于说了有益于他人的谛实语,哪怕是自己死或者失王位,也应当恒常去说彼义,除彼义之外其他不实而对他无益的言语,纵然生存而得王位,也不应该说。就是说,只要你对他有意义的事情要说了,哪怕你要死或者失去王位,你也不要去不说这个对他有用的实语,要学会忠。我记得这个在国内,咱们内地也是非常地强调的就是忠诚,对吧。进忠言、做忠臣对吧,不怕国王杀头,他一定要进个忠言是不是?其实非常好,应该是这样。但是千万不要哪怕是你得王位了,得王位了也好,为了生存也好,不要去说欺诳他人的话,欺骗他人的话,这是不好的,对他的无益之言。

第二十四“如所说而行,誓愿应坚持,由此具吉祥,地上成胜量”。就是说,自己嘴里怎么说的,行为也就这么行。与自己许可相顺的誓愿,应该恒常坚固地去受持。若能如是而作,由此则具吉祥。他这个说的对象是国王。

汝在大地上当成殊胜定量,最可依凭之处。所以应当坚持誓愿而行。就是说话就算数,不要失言,就这个意思。

第二十五“汝恒于一切,应善观察行,由见真实义,故不随他转”。那么我们要学会什么呢?以恒常的时间当中,常常要观察自己的身的行为、言语、起心动念等一切,并且明了一切可以取的、可以舍掉的这些如法与不如法的事的时候,要立刻做取舍。先善巧观察而是否应作而行,由于现见如实真正的取舍的正确道理,遇事则不须请问于他,故名不随他转。只要你明白了真相之后,即便旁边的人再给你指颠倒的路,你也不会走向的。

这就是增长智慧支分当中有二十五种方便。听懂了吗?这些要记住,这些很精华,是吧!很精华,我们要常常心念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夏坝仁波切讲授《欲求解脱勇士之心宝》(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xw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