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放假,老天爷就好像开启了时间加速器,八天时间,感觉还没好好玩,就过去了。更可恨的是天气,假期期间一直淅淅沥沥地下雨,一上班太阳出来了。窗外太阳明媚,感觉却像是被囚禁的鸟,向往窗外的世界,不想上班。
不想上班不仅仅是长假过后综合症,更主要的是手上一堆事情,想想都觉得头疼。
领导安排的质量等级评定申报工作需要完成。申报工作一般比较重要的工作是材料编写,我头疼的恰恰不是材料。材料已经通过国内很多专家审阅,质量经得起检验,至少中上等。已经报过国家一级行业学会的项目,再拿来申报市级学会质量等级评定,好比是读了大学,再来中小学评个优秀学生一样简单,申报材料只需要简单的改编下,即可满足市级学会要求。让我最为头疼的是人员安排,市级学会质量等级评定想来领导不会参与,作为较低层次的成果认定,连个奖字都不带,领导肯定不需要再挂名。项目参与人员,业绩需求人员,和我关系比较的人员是我最头疼的一件事。不上班,这些事都不用考虑,一上班这些必须要面对。
项目实际参与人员肯定希望榜上有名,特别是那两个经历过国家一级行业学会申报的项目,很有希望获评一等。虽然不再算是奖,可项目成果质量被认定为一等,也是很大荣誉,对于职称评审,技术级别晋升都有很大好处,拿出来吹牛脸上也有光。问题的关键是项目实际参与人员,并没有参与申报材料编写。实事求是地讲,奖项申报和做项目是两回事,可有人不理解这个道理,记得有个项目负责人给我提出过意见,那会儿是申报国家一级行业学会的奖项,名单需要领导定,他也只是提了下意见,还是很理解我,没有为难我。这次市级申报,领导都不挂名,我还不考虑项目参与人员,有点说不过去。考虑进来又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排名问题,他们很想排名靠前,可他们又对申报材料毫无贡献,实在是两难。
业绩有需求的人员更多,既没有参与项目实施,也没有编写材料,可挡不住对业绩需求强烈,人家找领导专门打了招呼。领导打招呼不能不听,名字放进来问题不大,难也难在排名,到底放在多少位让我范了难。名次太靠前,说服力不足,一方面说服不了项目实际参与人员,另一方面说服不了材料编写人员,更重要的说服不了我自己。但名次太靠后,又对人家业绩需求没多大用处,也是两难。
和自己关系好的人员必然也要考虑,人都有私心,谁不想着帮下自己的朋友。难也是难在名次,排前面,领导看了会认为私心太重,放最后面,朋友看了肯定也不满意,还不如不放。
奈何?奈何?咋办?咋办?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办公室亮堂很多,一扫假期间阴沉沉的感觉。光线透亮了,心里憋闷了,接着放假多好,实在不想上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