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760323/e6458affbdc415ee.jpeg)
01
有一位名人说过,你的这身皮囊,就是你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人,因为有了这身皮囊,所以能够存活于世。当然,也因为有了这身皮囊,每个人都要面临吉凶福祸,以及生老病死。
这身皮囊,为什么会惹来那么多的问题呢?所拥有的身体不同,所做的事儿也不同,那后续的命运自然就不一样了。
上天给了秦始皇49年的寿命,让他统一了六国。而给了刘邦60多年的寿命,让他完成了大汉的建立。这,就是身体状况的不同,决定了所做的事儿,会有所差异。
既然有不同的情况,那有没有相同的情况呢?肯定是有的。成长的过程,都是相似的。而性格和三观,就不相似了。这,就是哲学中谈到的“辩证关系”。
观察一个人的身体,我们要从变与不变这两个角度去观察。比如说,看小孩子,我们要看他们的眼睛。看中年人,我们要看他们的中气。而看老年人,我们要看他们的嘴巴。
这三个不同的角度,基本就能反映每个人此生的遭遇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60323/3337abb7714db5fe.jpeg)
02
年少看“眼”。
人之年龄比较小的时候,我们要看这个孩子伶不伶俐,反应够不够快,到底要看什么地方呢?
最直接的,便是看“眼睛”。因为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他的内心有什么想法,究竟纯不纯粹,都能从眼睛当中显露出来。
有的孩子眼睛特别灵活,只要一想到一个主意,就动来动去。像这样的孩子,多半外向,而不太内向。眼睛灵动,便是性格敏锐和头脑灵活的意思。
反之,有的孩子眼睛比较呆滞,别人说什么,他都不为所动,甚至没啥反应。像这样的孩子,性格多半内向,而且灵敏度不够,反应也会慢人一拍。
眼睛的灵动与否,为什么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做事效率呢?首先,眼睛是五官当中最灵活的,微表情最多的。其次,眼睛所映射的,是一个人真实的一面。
试想,如果人不恐惧,会不停地眨眼吗?如果人足够灵活,又怎么会眼神呆滞呢?性格和做事的效率,都间接地从眼睛当中显露出来。
有心理学家说过,孩子从小所擅长的,所养成的性格,所喜好的东西,哪怕到了三四十岁,也不会有所改变。
所以说,眼睛,便是无数人一生的写照。
03
中年看“气”。
有一位国学大师认为,中年宜养气以修己。
什么是“养气”呢?就是调养自己的气息,涵养自己的精气神。精气神不错,便是人有大福气。而精气神衰退,便是人有大霉运。
精气神比较足的中年人,多半有这三个特点。首先,就是走路很稳,不会摇摇晃晃;其次,就是头脑清醒,不会迷迷糊糊;第三,气息平顺,无大病缠身。
说句不好听的话,中年人过不了49岁,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没“气”。一个人身体的气不足了,说话和做事都有气无力,那他不就离归去很近了吗?
看一个中年人混得好不好,不需要问他赚了多少钱,只需要听他说话,看他走路,那就足够了。那些说话中气特别足的人,不仅自信,而且身体倍棒。
什么是“中气”?就是丹田之气。你从丹田当中运上来的气,如果足够顺畅,基本没有疾病缠身。要知道,气可修身,气可养神,气也可保平安。
有道是“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这三寸气依旧流动,那我们什么事儿都能干得成。而这三寸气不再流动,基本就等于“无常”将至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60323/4b95b192de75ca36.jpg)
04
老年看“嘴”。
人到晚年,要想看一个人有没有福气,到底从哪个部位去看呢?就是“嘴巴”。
嘴巴是很直接的。你身体好,心情好,胃口好,自然就想多吃一点,嘴巴也比较勤奋。而你身体不好,心情不好,嘴巴自然就不想张开了。
老人家经常说,人呐,能够吃得舒服,睡得安心,吃喝拉撒都顺畅,就幸福了。
这“吃喝拉撒”的顺畅,都跟嘴巴有关。吃什么,喝什么,都需要从嘴巴送到胃里面去。没有“嘴巴”这个起点,就不会有后续的进程。
与其说“晚年看嘴”,不如说“晚年看是否有胃口,吃得舒服”。这一切的背后,所牵连的,就是人之身体是否健康,以及人之心态是否乐观。
嘴巴,那是可以看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就像那些卧病在床的老人,连吃东西都没胃口,那他们的生活质量,又怎么可能高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60323/4e52dd3c398f232d.jpg)
就像那些整日忧愁的老人,连吃东西都抗拒,不就说明日子不好过了吗?
吃东西,看似是很常见的事儿,实际上是生理和心理的直接反映。只愿,每个人都有好胃口,吃得好,睡得好,余生无忧。一切,皆好。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