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讲的《楚辞》,是中国文学的根基之一。了解《楚辞》可以事半功倍的学习后来的唐诗宋词。将重点介绍《招魂》、《九歌》、《离骚》等作品。
今日观点:
1、《楚辞》最重要的作者是屈原。
2、屈原虽然是投江死的,但端午、粽子和龙舟原本都和他无关。
一、屈原的姓名
-
屈原,姓芈,氏屈,名平,字原。
1、屈原的姓:芈
- 先秦时代的称谓习惯与后世很不一样,而且比较混乱
- 屈原不姓屈,名字也不叫原。
《史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屈原的名叫“平”,和楚王同姓,姓芈。
2、屈原的氏:屈
姓是根目录,氏是下面的二级目录。
- 芈姓分很多氏,屈氏是其中之一
- 当时有三个显赫的王族大氏,分别是屈、景、昭。
- 屈氏在楚国有很多名人,屈家世代都是楚国的重要股东。
- 所以屈原爱国动机十足
3、屈原为什么不叫芈原
因为古时男女有别,男人以氏为重,女人以姓为重。
- 芈月是楚国的公主,芈月不叫屈月
- 楚昭王的妹妹季芈(mǐ)畀(bì)我,“季”表示排行,表示她是最小的公主,“芈”是姓,“畀我”是名。
4、屈原的字:原
- 贵族小孩先有名,在成年礼上取字。一个人有了字,就表示成年,成年人的社交礼仪里,需要称呼别人的字,而不能直接称名。
-
名和字一般有涵义上的关联
- 赵云,字子龙,“子”是对男人的美称,《周易》“云从龙,风从虎”。
- 屈原:名平,字原,“平”和“原”有涵义上的关联,“大野曰平,广平曰原”。
5、屈原在《离骚》中对自己出身的描述
《离骚》开篇: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是屈原说自己的名是“正则”,字是“灵均”。据考证,“正则”和“灵均”是对“平”和“原”的隐喻。
二、离骚的创作背景
1、深得宠信,遭人嫉妒
《史记》:屈原曾深受楚怀王信任,同僚嫉妒他,挑拨楚怀王与他的关系。
2、哀伤的离别
屈原郁闷之中写下《离骚》。“离骚”的意思:就是“离别的哀伤”。
3、司马迁写屈原,感同身受
- 《史记》写屈原,字里行间充满感情,文采出奇好。
- 司马迁对《离骚》的评价极高:
兼具《国风》和《小雅》的优点,其中体现的诗人情怀足以与日月争光。
三、怀沙投江
1、国运不济
- 屈原被楚怀王冷落后,秦国害得楚国吃尽苦头,楚怀王本人也死在秦国。
- 继任的楚顷襄王继续亲小人、远贤臣,流放屈原
2、披发行吟
屈原心力交瘁间,披散着头发,边走边吟诗,开创中国传统上的一个经典造型:披发行吟。
贵族“披发”是一种高调的挣脱束缚的姿态。
3、众人皆醉我独醒
- 屈原披发行吟时,被江边渔夫认出,问他缘故。屈原回答: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 渔夫说: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wéi)?”
意思是:是高人就该懂得随大流。
- 这是成语“怀瑾握瑜”和南怀瑾的名字出处
瑾和瑜都是美玉,比喻君子的内在美。
4、怀沙而死
- 屈原回答渔夫:自己爱干净,与其在肮脏的环境里苟活,不如干干净净地去死。
- 说完写了一篇《怀沙》,然后真的在汨(mì)罗江怀沙而死。
怀沙即怀石,抱着石头。
5、沧浪之水
《楚辞·渔父(fǔ)》,渔夫听了屈原的解释,笑一笑划船走了,边走边唱: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zhuó)吾(wú)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人要适应环境,水清就洗头,水脏就洗脚,心态很重要,不能一根筋。屈原既受不起挫折,又有精神洁癖,在今天很难成为有志青年的好榜样。
6、审美和生活是两码事
- 八面玲珑的人可能很成功,但不会给人带来美感
- 有精神洁癖的人可能很难相处,但离得越远,就觉得越美
- 人们喜欢《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却不愿真的与之相处
四、楚辞
- 屈原死后,楚国又出现宋玉、唐勒、景差(cuō)等新一辈词赋名家
-
“楚辞”:在创作上以屈原为首,以宋玉等人为辅的楚国词赋
- 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是屈原的《离骚》
- “楚辞”与屈原牢牢绑在一起
五、龙舟竞渡与端午粽子
1、民间附会
屈原和端午没有任何关系
2、端午竞渡与名人无关
江绍原《端午竞渡本意考》
端午竞渡的来历在文献里有很多不同的记载
- 吴人认为源于伍子胥(xū)
- 楚人认为源于屈原
- 越人认为源于勾践
竞渡风俗和以上三人都无关
3、端午竞渡的真实来历
穰(ráng)灾的需要
江绍原考证《武陵竞渡略》:
划船直奔下游,烧祭品,把酒倒进江里搞仪式,诅咒一切灾害、瘟疫、妖孽,煞是热闹。竞渡完后,人和船还是要回来的,可回程的景象却和竞渡恰成对照:也不张旗,也不打鼓,偷偷把船划回来,拖上高岸,还要拿东西盖住。今年的事就算完了,再搞就要等来年了。如果有人生病,还会用纸做成龙舟的样子,拿到水边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