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与写作

读书与写作

作者: 易恒40 | 来源:发表于2020-08-10 19:51 被阅读0次

用别人的语言阐述别人的观点,叫读书;

用别人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叫读了书;

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别人的观点,叫读书了;

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叫写作。

        最近,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成了网红,题目是《生活在树上》,取自于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不仅题目是引用,文中内容也多有引用。在1000字的篇幅里,作者援引了不少西方哲学和文学家的名言,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小说《树上的男爵》、英国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的警句、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的祛魅学说、尼采的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孩子)、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的《礼物》等,还使用了如嚆矢、滥觞、振翮、祓除、达达主义、孜孜矻矻、塑型、祓魅、赋魅、场域、一觇、洵、婞直、范式等生僻词语。这些引用的语句,很多又是翻译体,加上故意使用一些生僻字,文章因此特别晦涩难懂,网上大多数人直言看不懂,认为与提倡的现代文文风潮流背道而驰,不值得褒扬,甚至也认为不能评高分。网上另有一派挺作者和评卷组的,认为作者学识渊博,思想深刻,逻辑清晰,符合议论文文法,且语言精练,用词准确,没有一句废话,是一篇难得的好文,评高分甚至满分确实是实至名归。

我本以为只有我学疏识浅,不料网上一大把直言不解其意的人。我是费劲地看了两篇,确实没看懂,幸好网上有些大家逐一对名言和生词进行释疑,才勉强看懂。当然,此等深奥的文章,看懂已是万幸,更不要说去评论。至于得分的高低,那是评委的事,打分也自有他们的道理。

当然,网上也有一些博古通今的名流大家,他们显然看懂了,不但看懂了,并且毫不吝啬地进行了点评。有专门研究海德格尔的哲学博士,就认为文章的引言完全曲解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还有专门研究麦金太尔的伦理学博士,也对文中的引言不以为然。当然,人家一辈子就研究这一行,岂是一句话就能概括得了,不管是海德格尔,还是麦金太尔,或者其它的什么“大家”,一生既不止说一句话,一句话也代表不了他们的一生,他们的思想更不是用一句话就能代表。所谓引言,只不过你想借他人之口来表达你的观点,至于他人同不同意,愿不愿意,反正时空相隔,起不了纠纷,大抵还是没什么风险的。但是,借他人之口为自己说话,总是不太地道,尤其这话还是经过三传五传之后传过来的,说不定也早变了样,与原说风马牛不相及了。倘若没帮原说者说清楚,而又清楚地标了他的名,岂不是坏了他的名?再说了,即算他真说了那样的一段话,你只从其中抠出一句话来,你就能指名道姓的坐实了他就是原著?譬如说,对于名人,你说你见过他,这可能不假。但是,我不太相信,你跟他很熟,他总是帮你说话!尤其很多名人都用一个腔调帮你说话的时候,我就很是怀疑——你该不是在骗我吧!但你又说得那么斩钉截铁,那么有鼻子有眼,让我对自己很是怀疑——我太孤陋寡闻了!

骗人的把戏,可以骗一个人一事、一时,但最高明的骗子也骗不了所有人一生、一世!扯个虎皮当大旗,唬人也只是一时的事,没有谁会一辈子被一个纸老虎吓着。我承认你见多识广,也知道你的朋友很多,但是,你要说他们都是你的铁哥们,都和你一鼻孔出气,都帮你站台说话,我怀疑你在吹牛。我承认我孤陋寡闻,没有吹牛的资本,本来就不认识几个朋友,更没有朋友来帮腔喝彩,只会老老实实地说话,自自然然地做人,只知道我手写我心!

这就是读书和写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与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fs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