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谈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本文为《嘻哈写作课》21天连载的第5课。
1.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读写孪生
读书写作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读写的关系犹如孪生兄弟,读写不分家。
首先,大量读书可以给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通过模仿名家名篇可以提高写作方面的把控能力,是谓“读而优则写”。“道长”梁文道在《我读》(1-7卷)、《弱水三千——梁文道书话》、《读者——梁文道书话Ⅱ》等书中写的书评几百篇,他看过的书更是不计其数。正是因为大量阅读,梁文道所著的书才以深刻、广博著称。近几年来,梁文道创办的“理想国”更是每日发布原创长文,解读的书都是艰深而又耐读的文化名著,在国内的文化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也因而跻身于中国文化界名人之列。
其次,通过写作,在阅读时可以为你提供“上帝”视角,极大地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大才子梁启超在其书中曾经写到:“先辈每教人不可轻言著述。因为未成熟的见解公布出来,会自误误人,这原是不错的。但青年学生‘斐然当述作之誉’,也是实际上鞭策学问的一种妙用。譬如同读一部《荀子》,某甲泛泛读去,某乙一面读、一面打主意做部荀子学案,读过之后,两个人的印象深浅,自然不同。”
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写到:“读者是要“发现”书中隐藏着的骨架。而作者则是以制造骨架为开始,但却想办法把骨架‘隐藏’起来。他的目的是,用艺术的手法将骨架隐藏起来,或是说,在骨架上添加血肉。”读者要想真正汲取某一本书的精髓,就一定要能够利用自己的阅读经验,穿过重重障碍,找到隐藏的骨架。
没有写作经验的读者,要想获取这种去伪存真的经验,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而且如果在阅读保持足够的警觉,极有可能陷入阅读表象的泥潭。但是,勤于写作的人可以免受此害。通过写作,在阅读时可以为你提供“上帝”视角,快速精准地找到书中隐藏着的骨架,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你的阅读能力。笔者也有类似的经历,大量写作以后,就能够从容面对很多书籍中的“坑”。
未有不大量阅读而生来优秀的写作者,亦未见有不写作就能洞悉书中真知之人。
2.只读不写的危害
鲁迅先生曾经翻译过一本日本作家鹤见祐辅的随笔集,其中《徒然的笃学》一篇就举过一个典型的事例:英国的亚克敦,家境优裕,终身笃学,“他的书斋里,整整排着大约七万卷的图书;据说每一部每一卷,又都遗有他的手迹而且在余白上,还用铅笔的细字,记出各种意见和校勘。他的无尽的知识,相传是没有一个人不惊服的。”他至少认真读了七万卷书,而成果怎么样呢?”作者写道:“虽然如此,而他之为政治家,却什么也没有成就;之为历史家,也到死为止,并不留下什么著作……不过将无尽的知识,徒然搬进了他的坟墓而已。”
亚克敦就是典型的只读不写的例子,简单的读书笔记可不算是写作。梁文道的书评才是读书笔记的典范。目前很多人写的书评,只是简单把书中的内容要点复制粘贴,美其名曰“读书笔记”。其实没有加入个人感悟,没有在原书基础之上进行吸收再创造,只能算是“鹦鹉学舌”罢了。《版权法》规定,每篇文章引用其他内容不能超过总字数的30%,超过就可以认定为抄袭。
只读不写,很容易陷入只阅读不思考、假思考的迷障,迷失在无穷无尽的出版物和网文里面,从而丧失了自我的判断力和阅读品味。长此以往,读将不读,容易沦为新时代的“亚克敦”。
3.不写作焉能读书?
既然读写之间是孪生关系,就意味着读书离不开写作,写作亦离不开阅读。通过读书提高写作是《嘻哈写作课》的下一个话题,此文着重探讨如何通过写作提高阅读能力。
1)阅读时,带着写作任务,可以充分跟作者进行疑问、挑战和对话,能以“上帝视角”进行阅读活动,从而洞悉读物的核心,获取真知。正如前文引用的梁启超所述,打算做《荀子学案》的同学,自然能读出更多的深度和感悟。尽信书,不如无书。通过对作者的著述进行疑问、挑战和对话,我们就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去伪存真,获取更多真正的知识。
2)通过写作,可以激活、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写作过程中,首先由形形色色的外部世界到写作者内心感受,进行“内化”;然后再由内心感受诉诸笔端、发表,进行“外化”。写作过程是一个在由外向内,再由内向外的过程,其核心是向内心寻求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跟各种宗教、哲学体系中的“向内求”不谋而合。这个“向内求”就是通过构建自己的强大内心,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寻求自己内心世界平衡,并解释外部世界种种现象的过程。大量写作可以迫使写作者更快、更牢固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
3)通过丰富的写作经验,可以快速甄别书和文章的好坏。如今在移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的公众号、头条文章,充斥着挑逗、惊恐、悬念、“出大事了”之类标题的文章,不明真相的群众就信以为真了,点进去以后,发现被骗,只能暗自骂娘。新的文章出来以后,又禁不住点击阅读。长期以往,就会形成笔者所谓的“头条思维”——逻辑简单,被标题党,浅度阅读,良莠不分,时间和注意力被无情收割。
笔者在《【连载】(3)“三三制”——互联网时代写作致胜法则》文中,曾写到:“选择标题时要充分利用数字、冲突、热点、标签、悬念等原则,对候选标题进行合理判断。”当你有了写作经验时,自然会对这种文章会心一笑,默默略过。
读写孪生—— 不写作焉能读书?让我们拿起笔来、敲起键盘,开始用心写作吧。你一定能够通过写作发现一个更会阅读的自己!
参考文献
1,鹤见祐辅,《徒然的笃学》。
2,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
3,梁文道,《我读》(1-7卷)、《弱水三千——梁文道书话》、《读者——梁文道书话Ⅱ》。
4,梁启超,《梁启超谈读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嘻哈写作课》总目录:
知唐讲吾,游走于文字世界的理工科博士,一个萌娃的爸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