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动捕获
我们的注意力不会一直老老实实停留在某一对象上,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刺激出现时,注意力往往不可控制地发生转移,并且会吸引我们的目光,产生目光的偏移,这种现象就叫做眼动捕获。
眼动捕获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我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书,书桌上一张色彩鲜艳的图片把我们的目光牢牢锁住,使我们目光游离到了书本之外。
这张图肯定引发了你的眼动捕获再比如,孩子正在上课,原本该专注盯在黑板上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看向靓丽的衣着、可爱的头饰、卡通的文具,以致无法看到黑板上写了什么,老师又说了什么。
总之,无论大人也好,孩子也罢,我们的注意力时刻都会被别的刺激吸引走,而这些信息基本都具有一个特性——新奇性。
好奇,是动物本能返回抑制
注意就像一只好动的猴子,很难安静呆在一个地方,总想着到处转转。
安静不下来的猴子当我们的注意力一开始集中在一辆停靠路边的红色汽车上,过了一会儿,一辆绿色的汽车出现很轻易就把我们的注意力、目光全部吸引走了,这时如果红色汽车上边走下来一个人,我们很容易忽略到这个人的存在。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刚刚从红色汽车上转移到绿色汽车,短时间内它不会再集中到红色汽车上。
这种注意力不容易返回到刚刚离开的地方的现象叫做返回抑制。
启示
返回抑制的现象很好地说明了——当正在写作业的孩子注意力被转移时,他将在一定时间内难以把注意力在此集中在作业上。
所以我们需要在孩子专注的时候,把容易干扰到孩子的因素尽量排除。
习惯化
注意又像一个喜新厌旧的家伙,对旧的东西很难提起兴趣。
再漂亮的项链,总有看腻的那天有一天,你买了一款漂亮的项链,每次经过镜子前边的时候你都要仔细端详一番。而过了一个月或者一年之后,把项链放到我们眼前晃可能都激不起我们的兴趣。
这种同一对象反复刺激神经元,最终导致神经元逐渐减弱回应的现象叫做习惯化。
启示
习惯化对孩子的影响十分巨大,它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转移注意力成为了必然现象。
也就是说,孩子在五分钟或者十分钟内,他受到眼前刺激的吸引会越来越弱,最终导致注意力的转移是必然的。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学习一门课程到了一定时间跨度,这门课程在长年刺激之下,孩子对它慢慢失去兴趣,最终一上这门课就容易出现分心的情况。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相同对象刺激的多样化来保持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