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假期读书:《世说新语》人物评析之陶侃(唐悦齐)

假期读书:《世说新语》人物评析之陶侃(唐悦齐)

作者: 张老师教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8-03 09:23 被阅读0次
假期读书:《世说新语》人物评析之陶侃(唐悦齐)

张老师语:

谈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潜、陶渊明,估计很多同学都知道,但是,提起陶侃,提起陶侃的官场奋斗计,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唐悦齐一起走进陶侃的人生故事。当然,了解陶侃其人的同时,也请思考悦齐同学的读书方式,即把分散在《世说新语》各章节中的人物故事,拼接成一个基本完整的人生轨迹,之后再来梳理自己对其人其事的理解。


          努力才能把握住机会

                          ---我读“陶侃”

                  唐悦齐

说起陶侃这个人,可能许多不了解历史的同学都不熟悉他。不了解他没关系,陶渊明这位伟大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你总该了解吧!而陶侃,就是大名鼎鼎的陶渊明的曾祖父。有这么给力的一个曾孙子,陶侃本人也丝毫不弱。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位极人臣,谱写了一段可歌可颂的官场奋斗记。

相传,在陶侃担任广州刺史,且被王敦排挤时,他还坚持每天把一百块砖搬进搬出,劳神费力。就是为了激励自己,让自己不要丧失斗志。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还这么努力,老天又怎么看不到呢?

在了解陶侃之前,我们先得了解东晋当时有名的“门阀制度”,所谓“门阀制度”,就是当官全看关系,很少有出身寒门的人当大官。而如果你不仅想在当时被世人称颂,还想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话。你的父亲或爷爷必须工资达到每个月两千石粮食,而且自己还需要天资聪颖、努力上进才有可能。而陶侃虽然胸怀大志,可家庭极其贫穷。穷到什么地步呢?那就是在陶侃想请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吃饭时,他们家没有吃的、没有柴火、没有马料。可他的妈妈仍旧尽了她最大的努力,宁愿剪掉自己的头发,也要把宴席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而陶侃也知道这是他唯一出名的机会,就厚着脸皮向范逵举荐了自己,范逵也没有让他失望,回京城后四处为他美名,在运气和母亲的神助攻下,陶侃终于得到了升迁的消息。

陶侃升官后,自然要乘热打铁,让更多人认识自己。于是他四处转悠,还去了首都。可虽然范逵极力美名,陶侃自己也十分努力。但当下政局的模式是不容易被改变的。有些人被陶侃所折服,可更多人却因为陶侃的出身而嫌弃他。就这样,陶侃黯然回乡,担任了一个管鱼塘的小贩,时不时偷点鱼送给母亲,或许这就是寒门出身的官员最正常的结局。

可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在“张昌之乱”中,陶侃第一次展露出了他极强的军事天赋。还没等刘弘过来便大败敌军。在“陈敏之乱”中更是独当一面,让刘弘赞叹不已。在陶侃宦途一帆风顺时,命运又一次玩弄了陶侃,那个为他剪头发招待范逵的母亲死了,没办法,陶侃只好回家守丧。

或许命运女神想安慰一下陶侃,当陶侃守丧出来时,局势又大大不同。当代权臣华秩疯狂拉拢陶侃,还提拔陶侃的侄子。可陶侃的侄子选择投奔司马睿,在华秩被打倒后。陶侃阴差阳错的就站队成功。

华秩被打倒没几年后,王敦用荆州刺史为诱饵,让陶侃为他左征右占,最后还想除掉他。陶侃危急时刻临危不惧,让王敦愣是不敢动手,可还是被一脚踢到了当时的蛮荒之地“广州”,陶侃一边“搬砖”,一边观察。在王敦叛乱时,他总是积极平反,虽然可能没什么用,但立场绝对正确。就这样在王敦被打倒后,陶侃就做了他梦寐以求的“荆州刺史”。也将荆州经营的十分之好。

在“苏峻之乱”里,陶侃不仅成功平反,还赏识了庾亮,获得了朝廷的信任。终于位极人臣,到达了人生巅峰。

如果“搬砖将军”陶侃不努力,就算机会再多,失败也是必然的。可没办法,陶侃又努力运气又好,他的成功,是必然的!

借鉴篇目附:

1.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47

2. 《世说新语》政事第三11

3. 《世说新语》政事第三16

4.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97

5.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39

6. 《世说新语》 容止第十四23

7. 《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19

8. 《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20

9. 《世说新语》徦谲第二十七8

10. 《世说新语》俭吝第二十九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假期读书:《世说新语》人物评析之陶侃(唐悦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gd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