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说新语》|节俭—陶侃

作者: 深海的大鱼 | 来源:发表于2022-11-16 23:22 被阅读0次
陶侃(259—334) 东晋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字士行,一作士衡。少孤贫,为县吏,渐至郡守。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率军讨杜弢。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三年,讨平杜弢,为王敦所忌,调任广州刺史,朝夕运甓以习劳。敦败,仍还荆州。东晋太宁三年(325年),加征西大将军。苏峻、祖约作乱,庾亮、温峤赖其兵力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精勤吏职,常勉人惜分阴,鄙薄清谈浮华,为人所称。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侃性情俭朴严厉,做事勤快认真。他担任荆州刺史时,命令船官们把锯木时产生的木屑都收集起来,不论多少都要。大家都不理解其中的深意。之后,正月初一要朝拜皇帝参加正会时,正值连绵大雪后放晴,正堂前除掉了积雪,地上依然湿漉漉的,于是就用木屑把地铺满,走路就没有任何妨碍了。官府使用的竹子,都让官员把剩下的竹头收存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温讨伐成汉时要组装战船,这些竹头就都用来做了钉子。还听说:陶侃曾经征调管辖地的竹篙,有一个官员把竹子连根砍下,就用根部当作竹篙的铁足,陶侃就给他连升两级。

这三个小故事足以表现陶侃在细节上的重视和做事的深谋远虑,而且作为一个节俭的官员,他也喜欢提拔同样节俭会办事的下属。节俭在骄奢淫逸的魏晋官场,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节俭的人并非小气,只因浪费确实没有必要,倒不如最大化的利用资源。

相关文章

  • 读《世说新语》|节俭—陶侃

    陶侃(259—334)东晋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字士行,一作士衡。少孤贫,为县吏,渐至郡守。西晋永嘉五年(...

  • 华杉版资治通鉴【849】刚刚发达,就瞧不起过去的自己。2020-

    11、 当初,陶侃镇守武昌,有人提议说江北有邾城,应该分兵驻防。陶侃总是不作回答,而提议的人反复不已。陶侃于是带大...

  • 世说新语|陶侃寒门逆袭

    陶侃,字士行,溪族,东晋名将。 侃少有大志,父早亡,家境贫寒,与母湛氏艰难度日。湛氏对其勤加教勉,有望子成龙之心,...

  • 《陶侃惜谷》

    《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

  • 陶侃

    东晋大司马陶侃,在两晋之交的历史中是无法忽略的人物。 东晋开国后能得以维持,他于其中居功甚伟。 他晚年位极人臣,任...

  • 绿色低碳,节能先行

    孩子们,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历史人物,陶侃,东晋名将,军事家,陶渊明是他的曾孙,《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

  • 陶渊明的艰难祖宗

    陶侃母 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也。初,侃父母娉为妾,生侃,而陶氏贫贱,湛氏每纺绩资给之,使交结胜己。 侃少为寻阳县...

  • 文言文鉴赏丨陶侃惜谷

    陶侃惜谷 两汉:司马光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

  • 《世说新语》名士篇12 ll 陶侃

    陶侃,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陶渊明的曾祖父,出身寒门,东晋初期著名将领,多次平定叛乱,为稳定新政权立下大功勋。...

  • 狼殿(八):阴云

    上期说到,在陶侃、周访、甘卓的配合下,王敦平定了杜弢之乱。随后,王敦意图把荆州据为己有,迫使陶侃南下广州,致使陶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世说新语》|节俭—陶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ae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