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从事营销的工作哈,那到底该怎么做呢?才可以卖出去产品,或者要把产品卖出去,到底需要解决哪几个问题?接下来,我会聊聊我的看法和观点,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论,而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影响框架吧。
一、 需求问题
之前我写过营销的文章也不少了,当然最先考虑的就是需求问题。营销是什么?一句话,就是发现需求并且满足需求然后获得相关的收益,可想而知,需求的重要性。
只是,目前这个大环境下,很多营销人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往往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给忘掉了,没有需求做支撑的营销,很危险!
1、 发现精准的需求
我们直接来举个例子,《洞察力》这本书中有一个案例,一家快餐连锁企业想要提高自己的奶昔的销量,找到了一些消费者进行调研:
我们的奶昔味道怎么样?
我们的奶昔应该稀一点还是浓一点呢?
我们的巧克力应该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呢?
……
调研完之后,就按照以上的答案对奶昔进行改善,但是销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这时,有一批洞察人员开始介入这个调研当中,他们在一家门带待上数十个小时,在此期间,他们对购买奶昔的顾客进行仔细观察,他们记录他们购买的时间;记录他们除了买奶昔还购买什么;关注他们是独自一人还是结伴而行;包括是打包带走还是在店里吃。
结果发现,将近50%的顾客都是清晨来买奶昔,并且通常买一杯,多半打包带走。研究人员对购买奶昔的顾客进行回访,发现,他们早晨买奶昔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上班或者去单位的路上打发时间。
从这个案例就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找到用户真正精准的需求,就算把奶昔做的再好吃,量再大,消费者也不一定买单。
2、 刺激购买欲望
为什么现在的广告行业风生水起?就是因为作为消费者容易被广告所刺激,想一想,你有没有买一个产品是因为它的广告呢?很多时候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说目的不明确,很容易受到外检因素的影响,有可能是一张代金券或者一句文案,都会让你产品消费欲望。
我们每天都在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朋友圈的广告,公交车上的广告,电脑上的弹窗,和朋友同事之间聊天种草,有时候就是因为一句话就有了购买欲望;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就看你怎么去刺激了。
二、 信任问题
当以的产品已经解决我们上面所说的需求问题,这还只是成交的第一步,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信任问题。简单来讲就是你要让消费者相信你的产品是真的可以解决他的痛点,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血汗钱随随便便给一个陌生人。
1、 顾客口碑
这个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做微商营销的人更是熟悉,把你的老顾客购买之后的好评拿出来给你的新顾客看。因为这个方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你的老顾客和新顾客都是同一类群体,都属于你的产品的需求者,比起你的甜言蜜语新顾客更喜欢老顾客说的话。
2、 权威认证
产品或者权威机构的认证,或者被一些权威人士用过,都可以拿出来作为被新消费者相信的依据。
3、 信任背书
说白了就是找名人代言,和名人合影。如果有那么一件产品是被明星或者名人用过的,你会觉得这个产品的质量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从第一个需求问题的层面来看,这一点也可以刺激消费者产生消费欲望。
4、 销量见证
大家都知道,某个东西怎么能让你觉的比较专业和有说服力,那就是用数据说话,高的销量也就意味着很多人购买使用了,那质量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可以刺激消费欲望的。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一年卖出三亿多杯,能绕地球一圈,连续七年全国销量领先”的香飘飘。
等等,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尤其是现在火爆的私域流量,信任至关重要,没有信任,很难达成成交。
三、 成本问题
解决了需求和信任问题之后,还要解决成本的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自己很喜欢的一个产品但是由于价格过高,最终放弃了购买。
一说到成本,我们可能立马想到的就是金钱成本,其实,我们需要考虑的不止是金钱成本,我们所说的成本至少包含六个方面,金钱成本、形象成本、行动成本、决策成本、健康成本、学习成本。
1、 金钱成本
这个其实是消费者最能直观感受到的,可以减少消费者的金钱成本来提升销量,这也是最常见的策略,如促销、打折、分期等等。
2、 形象成本
记得当时电饭煲在日本刚开始的时候,主要的卖点就是便捷,方便;但是我们都知道,日本大多女人都是家庭主妇,平日的工作也没有别的,他们觉得用这个电饭煲有损她勤劳的形象,所以就导致电饭煲销量不行。之后把卖点从“便捷”变成了“饭更香、更健康”,销量瞬间就起来了。
人都是群居动物,个人不可能离开群体而独立存在,导致我们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很多人买贵的东西不是用的而是让别人看的。
3、 学习成本
问大家一个问题,那些产品使用说明书你们仔细看过吗?没有人不喜欢方便快捷简单,消费者必须经过额外的学习,改变之前的习惯,才能使用的产品一定要到人性化、智能化,从而减少消费者的学习成本。
4、 健康成本
世界那么美好,我们都越来越重视健康。消费者感知到所使用的的产品存在有产生危害的可能性,也会构成很高的成本。这种产品,要不改变定位,要不解决健康问题,不然的话很难有大发展的机会,比如王老吉的定位是饮料而非药。
5、 决策成本
我们判定一个东西有没有成本,那就看有没有风险;在这里,决策是存在风险的,所以决策也是有成本的。做决策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比如一个餐馆桌子菜单上有上百种菜,那么作为消费者就很纠结,也不知道吃什么,所以可以向他推荐几道菜。
6、 行动成本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样,不过我是一个不可能为了干一件事情而在手机上多装一个App,如果你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流程不是很简化,那么客户可能就会流失,这就是为什么小程序刚出来的时候很火的原因,那一句“即用即走”你是否还记得?和App相比,降低的行动成本,很容易感知。
这篇文章就说这么多吧,最后,需求是成交的前提,没有需求其他都是瞎扯,如果你做了很多准备,销量还是上不去,你回过头看看,你的需求是否是精准需求。
需求、信任、成本,可以作为一个框架来用,找到你的项目前阶段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什么原因?问题出现在哪个方面,最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