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生及糖尿病是否可逆的问题,今天突然体会到,可逆与不可逆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现代医学讲究营养均衡,有严格的指标,认为糖尿病是不可逆的,得终生服药。A老师和B老师是信奉能量养生的,想念人体有自愈自噬能力,往轻断食的方向进行养生,认为糖尿病是可逆的。A老师长期喝汤水,当是主动输液,尽量减少对物质的依赖,甚至每月生活费下来仅几百元,多年下来,发现血压、血糖、心率等身体指标都转好,血糖从9到了6。B老师基本杜绝了晚餐,再加上每天一小时的慢跑,几个月内成功地把高血糖降至正常水平。其实AB老师的正常,也是在不可逆情况下的正常,就是正视了胰岛的缺陷,大大地减少了进食,从而形成了与缺陷胰岛相适应的生存机制。
AB老师的做法包含着道法自然的原理,不是对抗,不是妄想有一个新生婴儿般的胰岛,不是寻求恢复如初可以大吃大喝消化自如的健康胰岛,不是以他人为标准,而是体察了身体的现状和承受能力,接受了胰岛的损伤和限度,形成了一种新的代谢循环。所以胰岛损伤不可逆,但健康可以重建,生命可以在伤害中重生,这也是养生的意义所在。总结起来,可以叫“素位而行”吧。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说:“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必羡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苹果……”每个人与生俱来基因都不相同,有人强壮,有人体弱,有人怕冷,有人怕热,有人天生胖体,有人瘦难长肉,有人耐肉食,有人宜吃素,60岁、70岁不可与30岁、40岁相比,更不能与20岁、30岁抗衡,很多人天生都带着家族病,所以每个人都应当从本位出发去摸索养生之法,照搬照抄某一个人、某一位专家的标准或做法,都是脱离了个体的实际,也远离了真正的生机。
养生如此,行事如此,做人亦是如此。我们可以携缺陷基因安然而行,可以带病而健康地生存,可以在泥土中、角落里、夹缝边,安心做好相应的事情,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等待时机的造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