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内存分配的原理:
情况一、malloc小于128k的内存,使用brk分配内存,将_edata往高地址推(只分配虚拟空间,不对应物理内存(因此没有初始化),第一次读/写数据时,引起内核缺页中断,内核才分配对应的物理内存,然后虚拟地址空间建立映射关系),如下图:
1、进程启动的时候,其(虚拟)内存空间的初始布局如图1所示。
其中,mmap内存映射文件是在堆和栈的中间(例如libc-2.2.93.so,其它数据文件等),为了简单起见,省略了内存映射文件。
_edata指针(glibc里面定义)指向数据段的最高地址。
2、进程调用A=malloc(30K)以后,内存空间如图2:
malloc函数会调用brk系统调用,将_edata指针往高地址推30K,就完成虚拟内存分配。
你可能会问:只要把_edata+30K就完成内存分配了?
事实是这样的,_edata+30K只是完成虚拟地址的分配,A这块内存现在还是没有物理页与之对应的,等到进程第一次读写A这块内存的时候,发生缺页中断,这个时候,内核才分配A这块内存对应的物理页。也就是说,如果用malloc分配了A这块内容,然后从来不访问它,那么,A对应的物理页是不会被分配的。
3、进程调用B=malloc(40K)以后,内存空间如图3。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8798/d66a628622a5b755.jpg)
情况二、malloc大于128k的内存,使用mmap分配内存,在堆和栈之间找一块空闲内存分配(对应独立内存,而且初始化为0),如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8798/9fa826e08bcade82.jpg)
4、进程调用C=malloc(200K)以后,内存空间如图4:
默认情况下,malloc函数分配内存,如果请求内存大于128K(可由M_MMAP_THRESHOLD选项调节),那就不是去推_edata指针了,而是利用mmap系统调用,从堆和栈的中间分配一块虚拟内存。
这样子做主要是因为:
brk分配的内存需要等到高地址内存释放以后才能释放(例如,在B释放之前,A是不可能释放的,这就是内存碎片产生的原因,什么时候紧缩看下面),而mmap分配的内存可以单独释放。
当然,还有其它的好处,也有坏处,再具体下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glibc里面malloc的代码了。
5 、进程调用D=malloc(100K)以后,内存空间如图5;
6 、进程调用free(C)以后,C对应的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一起释放。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8798/02176695364aed0e.jpg)
7、进程调用free(B)以后,如图7所示:
B对应的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都没有释放,因为只有一个_edata指针,如果往回推,那么D这块内存怎么办呢?
当然,B这块内存,是可以重用的,如果这个时候再来一个40K的请求,那么malloc很可能就把B这块内存返回回去了。
8、进程调用free(D)以后,如图8所示:
B和D连接起来,变成一块140K的空闲内存。
9、默认情况下:
当最高地址空间的空闲内存超过128K(可由M_TRIM_THRESHOLD选项调节)时,执行内存紧缩操作(trim)。在上一个步骤free的时候,发现最高地址空闲内存超过128K,于是内存紧缩,变成图9所示。
头文件
/usr/include/malloc.h
int mallopt (int __param, int __val);
参数 __param的取值范围:-8<=param<=-1 || 1<=param<=4 如下:
#define M_TRIM_THRESHOLD -1
#define M_TOP_PAD -2
#define M_MMAP_THRESHOLD -3
#define M_MMAP_MAX -4
#define M_CHECK_ACTION -5
#define M_PERTURB -6
#define M_ARENA_TEST -7
#define M_ARENA_MAX -8
#ifndef M_MXFAST
# define M_MXFAST 1 /* maximum request size for "fastbins" */
#endif
#ifndef M_NLBLKS
# define M_NLBLKS 2 /* UNUSED in this malloc */
#endif
#ifndef M_GRAIN
# define M_GRAIN 3 /* UNUSED in this malloc */
#endif
#ifndef M_KEEP
# define M_KEEP 4 /* UNUSED in this malloc */
#endif
参数 __value的取值: https://www.linuxjournal.com/article/6390
Table 1. mallopt() Parameters Mapped to Environment Variables
mallopt() param选择 | bash环境变量 | value默认推荐值 | 备注 |
---|---|---|---|
M_TRIM_THRESHOLD | MALLOC_TRIM_THRESHOLD_ | 128KB | -1U disables |
M_TOP_PAD | MALLOC_TOP_PAD_ | 0 | |
M_MMAP_THRESHOLD | MALLOC_MMAP_THRESHOLD_ | 128KB | 0 disables |
M_MMAP_MAX | MALLOC_MMAP_MAX_ | 64 | 0 disables |
函数返回值1表示成功,0表示失败并修改全局变量errn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