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21735/4dcb64f6bae4b879.jpg)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解读与补充》(16)
《生命有什么用?》
这好像是一个可笑的话题,根本无须提问,谁能不要生命吗?在我们的意识中,生命的反面就是死亡,生与死是人最重要的事情,这还要问吗?生命是什么?这是感知论提出的最大的疑问,生命这个最确切最不含糊的概念在感知论提出质疑之后成为了人类最大的问题,我们对其中潜藏的矛盾逻辑几乎无法回答。生命是注定要死亡的,但我们是以生存为目的的,以必然而且很快就死亡的生命存在为目的,这成立吗?有意义吗?我们用生命来做什么?生命有用吗?对谁有用?用在何处?这些问题难道不是问题吗?人类文明数千年,至今还没意识到这些问题,这岂不是人类的悲哀?
人的生命是为什么准备的?答案毫不含糊,为死亡。人活着有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死去,我们活着做什么?就是为了不死去。这个悖论实在让人尴尬,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死,但结果仍然必死无疑,为必死而活着,这个悖论将永远无解。这完全就是傻子逻辑和傻子游戏,但不幸的是,这个傻到家的游戏竟然戏弄了我们全人类数千年而不觉,我们至今仍在兴致勃勃地将这个荒唐之极的游戏继续不停地进行下去,即使游戏中的人早就苦不堪言。
生命这个概念是正确的吗?无论生命概念从何而来,我们对自我生命的认识却从不含混,生命就是个体的独立存在,生命是排他的,不可能将两个生命合到一处,生命竞争生存不可避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你死我活都是必然定律。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生命概念的用处我们很清楚,就是用于生存伦理的制订,用于排它观念的设置,用于生命竞争秩序的建立,用于争取个体利益的立场,用于你死我活争斗的根据……最大的用处就是时刻提醒死亡的存在,让人时刻保持对于死亡的恐惧。
这些用处大多都是无意识地运用,但对人类的生活发挥的作用却十分具体。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生命利益的立场上做出行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利益而努力竞争。生命在人的行为活动中,不再是一个没有目的的空洞概念,它左右着人的一念一想、一举一动,生命是最根本的出发点,谁能说生命没有目的?生命就是人在生活中的行为核心,生命观念决定着人是什么。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从生命意识中找到答案。
感知论发现生命观念的巨大问题,这几乎是人类遭遇到的所有问题的总根源。人类的伦理秩序,都是围绕着生命存在而展开的,人类的思想、情感、观念都离不开生命的理念,说生命观是人类万祸之源,绝不过分。所以,生命概念不仅仅与死亡对立,还主宰人类的生存形态与前途命运,生命认识原来是个最致命的概念。
感知论发现生命观念的来由全是出自人的主观认识,这是人从生物的存在现象总结出来的生命理念。这个理念加入人为的想当然的逻辑,人们用这样逻辑来强行解释生物及人的存在现象。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这逻辑的合理性,我们关于生命逻辑推论的致命错误在于,我们竟然将存在作为感知体的目的,这反过来给予感知体一个另外涵义的定义——生命。生命的定义彻底扭曲了感知体的本质、目的和意义,人类将这种主观的解释强加到众生物(感知体)的身上,并用这种主观化的解释影响和决定了人的一切行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谬误,我们竟无知无觉地受其损害数千年之久,直到感知论出世大喝一声,人们这才从生命的错误认识中惊醒过来。(接下)
注:本文节选自:京东、淘宝电子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