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51041/3bfe28f1137101cd.jpg)
文章无非文字与结构构成。故事情节的结构如人的骨骼,填充的文字表达如血肉。两者互为作用表达的含义如人的灵魂。我的好文字标准如下:
1/耐嚼,是为了让人记住。文字如老鸡,越嚼越有味。好文字让人反复读让人记住,就算嚼烂,还有味。华丽词语虽美,但读后没印象记不住,好快忘了。
2/到核,是为了求真。好文字如剥开层层皮肉,直达内核。文字表达真义在简,多一字是多,少一字不少,是为极简表达。你不用猜,不用揣,写作者让你看到文字本义。到核文字直抵读者灵魂,让你痛快。
3/文学性强,是文学性质使然。写作者采访的是人的语言,要转化成文学语言。把说话毫无修饰表达,也是一种文学表达,但太直白变得俗,如同白开水素然无味。加点糖加点盐,让开水变得有点味,这就是文学性。
4/穿透力,是为了表现出文字的力量。有时鞭挞,有时醍醐灌顶,有时恍然大悟。如何做?a.注意细节。缘于洞察;b.时空穿越。百年孤独经典开头。“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银林的开头。今年87岁的张桂玉,至今仍然记得翻山越岭嫁到银林时,山间小路两边树木刮擦花轿时发出的“刷刷”声。c.要有想象。
——有感于刘震云“写文章不着一个形容词”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1041/cfb90780d82aa10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