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报名参加生财有术志愿者的活动,一份简单的填表给了我一些思考。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报名生财有术志愿者,需要阅读完生财有术志愿者培训手册后再通过问卷进行考核。我为了省事,不想打开电脑,就直接在手机上进行。考核问卷大概有10来道题目,有需要查阅手册填写链接的,有需要自己发挥的,很多都是难在了第一题,需要查阅资料填链接的。我在群里看了很多报名者都说第一道题找了几个小时也没找到答案。我在做的时候也是如此,但我没有一开始没追求精准答案,觉得自己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就填上交卷了,一整个下来花了4个多小时。
后面又看到群里报名者在讨论第一题的答案,有一个报名者把找到这一题的路径截图到群里,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填写的答案不正确,于是决定重新提交。
一开始想着用手机弄,复制链接老半天,还是打开了电脑,发现把两个链接打开找答案是非常迅速的,加上这些题之前做过一次,之前花了四个多小时的问卷,第二次用电脑只花了四五分钟,当时的感慨是用电脑太方便了。
我反思了自己为什么一开始不用电脑?
* 觉得电脑麻烦
* 没有听进去群友的建议,很多都反馈用电脑看很多资料一目了然,无需来回切换
* 惯性思维:觉得电脑和手机看到的没太大区别,手机只是切换麻烦一些,却不知道电脑版与手机版视觉展示不同,手机就会让我们忽略很多内容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
* 当很多人都反馈一个建议,那就去想想别人为什么都这样建议,那就去试试看,毕竟尝试成本没有错过成本高
* 再一次理解听得见别人的建议,是指我们破除惯性思维,对于别人的建议去实践,而不是只听听不行动,听到和做到才是真正的听得见别人的建议,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听到别人说的,并没有去深入思考和执行,只停留在信息层面
* 想走捷径往往是最远的路,我们需要有不怕麻烦折腾测试的习惯,多去尝试,而不是固执地一条路走到黑,各种灵活尝试测试在高中生活中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