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为道日损

作者: 若木阆风 | 来源:发表于2022-05-15 21:41 被阅读0次
"为道日损"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学习的过程会使知识、欲望等日益增加,为道会使人的欲望减少,一直不断地减少,直到不妄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无所不为。治理天下就要不干扰百姓,干扰百姓就不能够治理天下。

为道日损”就是为生活做减法。

“为道日损”就是减少人的欲望,包括功利、名利、金钱、情欲等欲望。减少人的欲望,就不会扰乱人的内心,才能恢复内心的平静,只有内心平静,才能洞察一切,达到目的。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一直减少欲望,最后达到无为的状态。如何减少欲望,如何做到“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庄子•田子方》),老庄提出“心斋”“坐忘”的方式,以达到虚静淡然的状态。无为就是道的状态,不以天下自居,但却能化生万物。

此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只有从无功利的心态去做一件事情,不考虑名和利,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妄为,不妄为就是不要去做损人利己、损己损人的事情。而是放下一切杂念,不去想过去和明天,不去想自己是否能够做好,也不去想利用手段谋取利益,只是顺着事物发展的来去,直到一件事情的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日损”的功夫,就是要不断减少欲望和情欲,才能保持情绪的稳定。

“为道日损”的反面是“为学日益”,这是生活的常态。我们每天所学到的东西很多,尤其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每天看到的信息掺杂着真假难辨的内容,会扰乱人心。我们的教育中一直都有一种观念“学而优则仕”,学习好就可以升官发财,这样会使得学习知识本身变得不够纯粹,科学知识本不会扰乱人心,而赋予知识以外改变命运的思想,则会让人心生贪欲。

所以老子说要“绝学弃知”“少思寡忧”。

这并不是真的要不学习,而是学习以外衍生各种欲望,不仅引起诸多喜怒哀乐的情绪,而且还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纷争。

“为道日损”,就是要减少忧虑和愁思,减少患得患失的心理,减少对名与利的追求,最终做到无我的状态,只有无我,才能不在意他人的评头论足,才能不关注自己的优与劣,才能不期盼他人的认可,才能保持内心的虚静,情绪稳定,不消耗内在的能量,精力充沛,这也是养生的方式。

相关文章

  • 老庄|为道日损

    "为道日损"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

  • 为道日损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王阳明

  • 为道日损

    昨天,我不经意见看到了几句话:“去年买了好多课啊,感觉太多学不完,很多东西都只是了解过皮毛”。 既然,明明知道自己...

  • 为道日损

    昨天听贾坤老师的课,一句话感觉很奇怪,“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好理解,总是要努力精进吧。可什么要为道日损...

  • 为道日损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简单说就是真的有「德」的人是不...

  • 为道日损

    道,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范畴。金岳霖先生的名著《论道》仍然以道为核心词,可以看作道在近代以来最后的辉煌。从...

  • 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为学是不断增加自己生存的本领和能力 为道是不断使自己回到本来的面目 随着能力的提高人的事业会渐...

  • 为道日损

    一个年轻人问长者:“《道德经》中‘为道日损’,是什么意思?”长者回说:“修道的人,应该每天都不断地减少欲望和缩小自我。”

  • 为道日损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致虚极,守静笃,是贯穿道思维的宗旨。 让心灵越单...

  • 【为道日损】

    2021年6月22日,星期二,上海禹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赵小连】感恩日志第1210天 【为道日损】 好久没有特别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庄|为道日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qb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