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年高考过后,总有一段时间,会被高考状元的消息刷屏。有人会为江苏文科女状元,因选修的历史等级为B等,无缘清华北大等顶级名校感到可惜,有人为状元优秀的学习习惯,家庭幸福指数点赞。但我最羡慕的却不是状元们,而是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
羡慕她小小年纪,就明白了我年近四十时才明白的事。她早早树立了为了人生理想和热爱奋斗的方向,选择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终身职业方向,这种充满内心驱动感的自我发展能力,多么让人羡慕。
我们很多成人,都觉得物质是衡量人生幸福的唯一标准,大部分时间都在去追求如何获得更多的财富,结果一辈子也没有为自己的兴趣和热爱,真正去追求过,好好活过。
等到老到不停失去的时候,才会发现,把幸福寄托于外物的一生,是多么的不值得。
这辈子我们大多都是为了别人而活,为了活得让别人羡慕,为了家人的希望,为了所谓的名利和地位,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从来都是委曲求全。
追求到最后才发现,衡量幸福的标准,不过是简单的几个指标,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孩子读没读好的大学?挣没挣到钱,过得体不体面?生了病能不能有钱治病?
可没有人会在乎,这一生你是自己兴趣爱好牵引着走过的吗?从事的工作究竟是幸福还是煎熬?
大部分人,可能要到老的走不动的那一天,才会想明白这些问题,甚至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这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女孩,就已经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一生去追逐和奋斗的人生之路,这绝不是选择了一个大学专业,这么简单的事。
02
不少网友质疑这位姑娘的选择,甚至因为这样的选择,还上了多个平台的热搜热榜。
这些看似“聪明”的网友,不过只是看到优秀的农家女孩考上了那么难考的北大,以为考古这样的专业根本不挣钱,不过是以功利和现实的眼光,来看待未来他们还没看不懂的趋势而已。
他们不过是想让钟芳蓉去走大多数人一样的路,继续去过活在别人价值标准判断的生活。他们不知道其实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路在哪里。
要说这些网友,是不是真有什么恶意?我看倒不见得。
只能说他们真的不懂,他们眼中的那些什么金融及管理专业,只是看起来很热门的专业,其实人数底部基数是非常大的,未来就业或者是发展事业,未必有那么多适合的岗位来匹配,毕竟供过于求。类似经济管理类专业,只是听着感觉好,就业光明,想着能多赚钱罢了。大概率上,学这种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会转行了。
盲目选择父母、亲戚、朋友以及别人眼中的热门专业的孩子,我真心劝一句,太过热门的专业,如果不是个人的兴趣,还是算了吧。
北大考古系,可真的不一般。基本上,这几年,北大考古系在很多省市都只招一个人。
这个系,大概率本科和未来读研、读博的遇到的老师,都是国内、国际的顶级学者。周围同学,也更多是没有经济匮乏感,而为兴趣选择聚在一起的一群人。这样的朋友圈,质量多高啊。
考古探寻的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在今天的痕迹和物证。且不说文物本身价值连城,发现并懂得文物价值的人,所创造的价值,完全不能拿普通的薪水数字来衡量。
这样的人,只要在这个领域里深耕,但凡取得了成绩,是可被载入史册的那种人。
当工业化程度发展到一定水平,当更多的工作可以由人工智能替我们完成时,社会财富的比拼,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文化增值的价值。
考古研究注定是这个领域的风向标,是能够跨国际沟通,有国际通行能力的对话领域。真的是特别能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提供文化增值价值的一个稀缺行业。
考古研究是和历史打交道。一个人即使活过百岁,和几千上万年的历史相比,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培养考古专家,属于各国顶层战略层面的必要投入,而一个考古学者自身所获得的知识,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愈发珍贵。
太过热门以及很多普通专业,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学到的知识都已经显得过时,要想不被后浪掀翻,就需要不停的去学,那些其实过两年依然会过时的知识。
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红桃皇后说过一句话:“你只有努力奔跑,才能一直留在原地。”但很可能,最终也不过是留在原地而已。
03
钟芳蓉则是少见的有独立思想的人,就凭这一点,她已经远远的超越了同龄人。
一个留守女孩,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住校,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她的大部分时间,一定是用在阅读和思考上。
才会发现自己对历史有兴趣后,就找来这个领域里头部学者的相关书籍来看,这不仅是了解未来职业的真实状况,更能看到智者对于人生选择的态度。
老实说,作为一个成人,每天利用下班后的时间阅读,我也算是这些年读过不少书的人。可也是在今年的几个月前,才刚读过樊锦诗的口述史《我心归处是敦煌》。
可这位钟芳蓉,作为一个忙碌的高中生,她还有很多时间用来自我探索和阅读,她是因为读了樊锦诗《我心归处是敦煌》的口述史后,坚定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能这样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还能轻松考上北大的孩子,真的是太优秀了。这是一个活得多么明白的孩子,这比大多数城市里,别的忙着刷题补课的高中生,根本无心思考自己未来人生方向的孩子,起点就已高级多了。
实际上,樊锦诗把自己人生的过往融入到整个莫高窟的发展历程中讲述,真实描述了自己,从最开始误打误撞进了北大考古系,到无人接手来到敦煌莫高窟无法离开,最终扎根在这里几十年的过往。
其实从这段历史也能看出来,现在我国在考古的投入和发展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敦煌目前也大量采用了数字化的现代管理,关于敦煌的研究,也是全世界最顶级的历史学者专家共同参与的一项大事业,未来美好可期,前途无量。
正是认真读过这样书的孩子,才会通过历史的脉络,懂得自己选择这个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的优势,这是一条相对人烟罕至的路。
对于很多网友质疑女孩,学考古以后可能无法生存的顾虑,女孩回应的感觉则是:“北大考古系,怎么可能没法实现生存?”
这的确是有认知的回复。
对呀,这是北大考古系啊。全国一千多万考生中,优中选优的几十个人能读而已。
这样的人,考古圈的大神们,早就盼着早点来些年轻人,好把自己一生的本领教给他们,怎么可能找不到工作,没法生存呢?
更何况,这个女孩如果选择一路读书读下去,哪怕以后选择留在高校,专门培养学生,也是为考古事业做贡献。怎么会有人担心,北大考古系毕业就没法生存呢?这是对北大考古系有多深的误解?
这是一个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的蓝海领域好吗?
钟芳蓉还有一句回应让我很佩服,她给网友回应中提到:“我觉得喜欢就够了。”
因为喜欢二字,本来就是人世间的稀罕物,然而她已经拥有了。
除了被全国大半个考古圈集体打call,偶像樊锦诗本人回应鼓励,钟芳蓉还得到自己学校50多位老师连夜进村报喜,村民们放起鞭炮庆祝喜事,这样满满的爱。
多幸福的女孩,青春年少正当时,又在努力追求自己的“喜欢”,还得到了这么多的爱和祝福,真让人感动。
尽管钟芳蓉的父母外出打工7年,仅看望她三、四次,但她的父母亲一定是那种有什么苦都自己扛着,在外地两人相互扶持着撑起一个家,并没有让钟芳蓉感受到物质的匮乏感,才能让她轻松的做出,追寻自己内心喜欢就够了,这样的人生决定。
钟芳容的父母亲,也许并不懂北大的考古系和经管系有啥区别,但他们放手让孩子自由飞翔的态度,就已经把大多数善于以“爱”和“我为你好”的名义控制孩子的父母,甩掉几条街了。
他们对女儿的爱和信任,是成就女儿勇敢去追梦的关键。能读北大考古系的孩子是极稀少的,培养出北大考古系的孩子的父母,更是稀缺的。
这个被考古圈打call的留守女孩,我真的太太太羡慕她了。祝她前程似锦,一生逐梦。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4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