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水煤气碱法脱硫的注意事项
我公司现具有合成氨醇能力20万吨,甲醇10万吨,合成氨10万吨。半水煤气脱硫系统为两个直径5米的脱硫塔串联运行,进口硫化氢2.0g/Nm3左右,脱硫系统每个塔的循环量大约在1000m3/h,熔硫系统在2015年6月份由连续熔硫改为了间歇熔硫,变换系统为全低变工艺。
在脱硫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为了降低消耗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半水煤气脱硫的基本反应原理:
吸收反应:Na2CO3+H2S=NaHS+NaHCO3
2NaHS+O2=2S+2NaOH
NaHCO3+NaOH=Na2CO3
再生反应:(888)R+O2=(888)OX
副反应:2NaHS+2O2=Na2S2O3+H2O
2Na2S2O3+O2=2Na2SO4+2S
Na2CO3+CO2+H2O=2NaHCO3
2 半水煤气脱硫的操作注意事项:
1)脱硫液的碱度和碱耗:
碱法脱硫的过程就是酸碱中和的过程,因此说脱硫液的总碱和脱硫液中的碳酸钠浓度,直接影响着脱硫液对硫化氢的吸收量和脱硫效率。碳酸钠浓度高总碱高脱硫液的硫容量就大,脱硫效率就高,反而脱硫效率就低。
在实际生产中,碱度、碳酸钠浓度的控制应该是在一定循环量的情况下,满足出口硫化氢浓度指标然后稍有余量就可以了,为了能够使副盐的生成率降至最低,应该是脱硫液的碱度和碳酸钠控制到尽量低。
看脱硫反应方程式,脱硫碱耗理论上是副盐升高和运行损失的消耗,按照分子式中钠离子平衡计算,硫代硫酸钠每升高1公斤消耗碳酸钠0.67公斤,硫酸钠每升高1公斤消耗碳酸钠0.75公斤,硫氰酸钠每升高1公斤消耗碳酸钠0.65公斤,由以上数据可见控制好付盐的增长对降低碱耗很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控制副盐的增长加快,富液的停留时间也就是富液槽的液位,一定要当做一个重要指标去控制。
2)脱硫液循环量的控制
首先满足脱硫塔的喷淋密度40-50m3/m2.h,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不应该用调节循环量的方法去调节出口硫化氢浓度,保证喷淋密度才能保证不堵塔。为了保证脱硫系统的循环量,半水煤气脱硫系统的操作记录要有脱硫泵出口压力和电机电流,以便运行过程中能及时的发现脱硫塔液体分布器是否堵塞,脱硫泵工作效率是否下降造成的循环量变小,我们2015年就有过一次脱硫塔分布器的堵塞,当时泵出口压力由0.45MPa升高到了0.55MPa,由于循环量太小导致了一次堵塔事故。
3)操作中脱硫液温度的控制
保证脱硫液温度在35-45℃,温度高于45℃不仅使得脱硫液的携氧能力下降,而且使副盐的生成速度加速。脱硫液中副盐含量升高后使得脱硫液比重增大,导致脱硫泵打液量减少,造成无法保证喷淋密度,不但增加了堵塔的机会而且脱硫液的硫容也会降低,为了保证脱硫效率,不得不大量加碱,随着脱硫液总碱升高,又为副盐的生成提供了条件,最终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说,尤其是夏天,开好造气水循环和脱硫水循环的凉水塔和每个洗气塔,保证每个凉水塔和每个洗气塔的降温效果很关键。
4)再生空气量
理论上每氧化1公斤硫化氢需要空气量1.57m3,实际操作中是理论空气量的8-15倍,再生槽的吹风强度应该控制的40-80m3/m2.h,以利于硫泡沫的浮选,这就要求应该定期对喷射器进行检查清理,尤其是在副盐容易结晶的冬天。在运行过程当中,除了喷射器要求安装垂直度和同心度以及喷射器插入深度外,还要求操作过程当中要保证氧化槽适当的硫沫层,能使浮选出的硫泡沫能很好的粘结和聚集然后溢流。氧化槽上面液位越高感觉对硫泡沫浮选越好是不正确的。
5)进塔气质的保证
首先:开好静电除焦器,设定好一次电压和一次电流值,根据电压电流情况不定期对静电除焦器进行清洗。
其次:脱硫水循环最好单独补水与造气水循环彻底分开,保证风机出口洗气塔的上水水质,这样才能保证脱硫系统的长周期低消耗运行。
3 结束语
以上只是我们在运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可能还有很多不到之处,但是我相信在东狮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我们的脱硫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会不断提高,脱硫的消耗会进一步降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