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临《西狭颂》(3)

精临《西狭颂》(3)

作者: 师贤斋 | 来源:发表于2021-01-19 16:58 被阅读0次

    《西狭颂》

    在东汉时,仇氏一族善书者甚众。

    就隶书而言,《郙阁颂》出自仇绋之手,《西狭颂》乃仇靖所作。二者对比,其实有许多相似处。在结体方面,《西狭颂》有许多字法与《郙阁颂》是一致的,即外紧内松,字的框架朝外撑,从而弱化了笔画的主次对比。

    精临《西狭颂》(3)

    且看这个“兩”字,首笔横画似为主笔,却因其下左右两竖尽力外撑,字的框架一下就趋于正方形,主笔的地位也丧失了。没有突出的笔画,却突出了这个字。字的张力因此突出起来,若以人比,似山东大汉伫立群列,威武不可侵犯。

    精临《西狭颂》(3)

    和《曹全碑》“雨”字相比,彼此所营造的视觉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主次、收放对比强烈,“雨”字横向取势的特点就特别突出,给人一种开阖从容、空灵闲雅之美。

    前者因为框架外撑,其内空间就要宽绰得多,在处理左右两个“人”字时,还是考虑过和而不同的结字原则,使大小、粗细、连断、虚实有所变化。

    很显然,在这个字中,长线条还是比较多的,而且起伏、曲直极尽变化: 竖画没有笔直的,横画也斑驳残破、凹凸不平。有人爱之,以为恣肆、豪迈,有金石气。当然,此不唯《西狭颂》,《石门颂》《郙阁颂》亦是如此。其因在材质,盖摩崖石刻,石面总不及汉碑平整、细腻,刻凿之时,刀痕常因凹凸不平而发生意料之外的效果。比如竖画,肯定不会出现《曹全碑》那样光洁、垂直的形态。

    精临《西狭颂》(3)

    再将《礼器碑》中“雨”字找出来揣摩,其线条形态有直有曲,却都在工匠可控范围内,书写性还算自然。以下边这两个“雨”字作为参照,《西狭颂》“兩”字的特点就非常突出。

    《西狭颂》的曲线极多,即便是横、竖这样的笔画,也是直中见曲、曲中求直的样子。比如“兩”字横折而下的竖画,先内收,至中途又朝外折出,及至收尾又朝内略收,一波三折。看似曲,若将首尾连接,其重心又在一条线上。再看中间这个竖画,不做垂线,也是极为含蓄的“S”状。

    作长线多不易,要使中段得力,需要营造几处发力点。线条会出现起伏、摇摆,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西狭颂》乃摩崖石刻,因石面粗糙所致,它的笔画形态与汉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精临《西狭颂》(3)

    前面已经提到,《西狭颂》在结体上四角外撑者极多,又譬如这个“壁”字,其外形就接近方块状。这个字本属上下结构,易作纵向处理。在此,却以穿插之法,使其趋于左右布局。若以此视之,我们用几根线条将其所占空间予以分割,其主次关系还是很明确的。左侧多弧线圆笔,唯起笔以方笔入,其下“囗”字首笔竖画略右倾,直且刚,继而,短横内擫,加之收尾横画与左侧短竖成九十度夹角,才于“口”上营造了几处棱嶒感,从而实现了方圆对比调合。

    右侧“辛”字并列四横,其位置有相应的参照物,也不难把握。于此,当留意横画的形态变化和起、收之异。借助这根蓝色斜线,可以清楚横画的排列特点。换言之,如果将这四笔补齐,又会出现怎样的效果?横画在收笔时,形态虽异,却兼顾了向背关系,绝非信笔为之。

    其下“土”字,亦有方圆、虚实。当短竖分割二横时,左右长短是一目了然的。起笔横画以圆笔入,竖画则有方意,在其相交处形成几个夹角,那么,趋近九十度者便有方意,因此,缓解了一味圆笔所带来的视觉疲劳。最后的横画,瘦且有韧性,使“土”字一下活脱起来。

    在汉隶中,字无主笔,必以四角外撑来实现张力的最大化。这一点,颜真卿于其楷书中继承尤多。事实上,笔法、结体、章法不是孤立的,一方有变,必影响其它,此是后话。

                                2020年2月12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临《西狭颂》(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sf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