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既雕既琢,还归其朴》

《既雕既琢,还归其朴》

作者: 野之老 | 来源:发表于2021-02-17 13:52 被阅读0次

此题目之说最早出自《尚书》,韩非在其《外储说左上》里加以引用。其意思是说,工匠们在雕刻玉石时,先将其雕刻成一具模型,然后再将之磨砂打亮,最后再将其细琢成未经雕刻之前所原有的那种古朴风貌。也就是说,雕刻玉石,必须经过此三道手续,才能算是真正地宣告完工了。另外,《庄子》一书也曾说,“雕琢复朴”意即无论是作文章或是习书法,在起步入门之时,均要精心潜修,努力修饰,使之有华丽感;但最后则一定都要回归到那种古朴高雅之境界。庄子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位有修为的人;而且无论是行文作画抑或是人格品德的修养,亦均应该同样保持这种态度。

只不过,韩非的《外储说左上》里,对这句“既雕既琢,还归其朴”举了反例。曰:“梁人有治者,动作言学,举事于文,曰:‘难之。’顾失其实。人曰:‘是何也?’对曰:‘书言之,固然。’”很显然,韩非此处所举之例,同样是对这句“既雕既琢,还归其朴”理解误差所造成的笑话。话说魏国也有位专门研究《尚书》的所谓学者,他在读过“既雕既琢,还归其朴”这句话后,便在平时的实践中,一言一行都模仿和套用这句话了。做任何事都讲求修饰,但他同时也不停地感叹道:“真是困难啊。”如此模仿来模仿去的最终结果,却反而使他失掉了自己原本的固有模样。于是别人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则回答说:“因为《尚书》上就是这样说的,所以我当然就要这样做了。”

与上篇宋国的那位“绅之束之”者一样,一对的糊涂蛋。

相关文章

  • 《既雕既琢,还归其朴》

    此题目之说最早出自《尚书》,韩非在其《外储说左上》里加以引用。其意思是说,工匠们在雕刻玉石时,先将其雕刻成一具模型...

  • 袁嘉谷先生对联赏析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有质有文自全其天 上联:既雕既琢复归于朴(选自《庄子·山木》) 朴:朴素纯真。 【赏析】 卫国大...

  • 《莫之仙体》之古隶.一组七言对联(8幅)

    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 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

  • 《莫之仙体》之临帖.曹子建碑

    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

  • 《庄子》笔记184 既彫既琢,复归于朴 2019-07-29

    《庄子》笔记184 既彫既琢,复归于朴 山木 第二十 【原文20·4】 北宫奢为卫灵公赋敛以为钟,为坛乎郭门之外,...

  • 既归

    西望烧云红天边, 寒水曼柳舞恬然。 临案而坐,执碗勺,充盈。 屋外,浇花弄草,忙中惬。 屋内,耽溺谈心,笑相挟。 ...

  • 《庄子》笔记184 既彫既琢,复归于朴 2019-07-29

    山木 第二十 【原文20·4】 北宫奢为卫灵公赋敛以为钟,为坛乎郭门之外,三月而成上下之县。王子庆忌见而问焉,曰:...

  • 怀疑马未都书法高论

    “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大书法家书法写得很漂亮,越写到最后写的越拙越笨,这才是真正的向高一层次的发展,“既雕既琢,...

  • 琢石砚斋——日月精华砚载情

    江西婺源琢石砚斋是一家特色的砚雕工作室,由汪仕超、吴杰芳合创,工作室作品大都因材施艺,借势巧雕,作品风格既带有传统...

  • 切~磋~琢~磨

    《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宋 朱熹 集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既雕既琢,还归其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vi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