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为什么不能够一课一得呢?
清晨起床,拜读了马慧娟老师《教学应该有主问题意识》,很受启发。不禁反思,我如何能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有所收获呢?
按计划今天要讲《出师表》的第二课时。本文虽然上了四五遍,课堂内容早已烂熟于心,鉴于是新教材,我还是原来教案的基础上认真的备了今天的课。读完马慧娟老师的文章,我觉得应该尝试着换种方式来上这节课。
课前,我重新备课,在分析归纳主题和所有问题后,总结出一个问题: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转变思路,旨在让学生在理清内容,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诸葛亮。
一、导入
师:回顾上节课内容,诸葛亮提出了哪些建议?
生: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师: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将这个问题的答案写在纸上。
学生展示答案,写出了诸葛亮的知识渊博,足智多谋,是政治家,军事家。
师:还有什么呢?(学生再无可说的,师乘机引导,让生明白本节课的目标,重难点)那我们继续学习《出师表》,研究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 、合作学习(5分钟完成以下任务)
1、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参考书,翻译6、7段,梳理重点字词。
2、 归纳6、7段的主要内容。
3、 从6、7段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生共同明确
1、收起参考书,学生小组展示,每组派一位代表,逐句翻译,梳理出该句中重点字词,师视情况补充。
2、诸葛亮在追忆往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创业艰辛;白帝城托孤;平定南方,七擒孟获。表达感激先帝、忠于后主的真挚情感,表明“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3、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表明诸葛亮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的高远志趣。
b“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表明诸葛亮感激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c“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一个“恐”字,展现出诸葛亮对于刘备信任的看重,写出了他为报答先帝知遇之恩而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体现了他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d“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此次出师的战略目标,可以看出诸葛亮高瞻远瞩、把握全局,把北上伐魏、统一中原作为自己毕生的责任,忠国忠君。
e“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直言一生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君王,忠心耿耿。
师:请同学们继续补充本节课的问题,将以上几点写在纸上。
三、合作探究(5分钟完成以下任务)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参考书,翻译8段,梳理重点字词。
2、 归纳8段的主要内容。
3、 从8段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生共同明确
1、收起参考书,学生小组展示,每组派一位代表,逐句翻译,梳理出该句中重点字词,师视情况补充。
2、言辞恳切,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勉励刘禅励精图治。
3、
a诸葛亮在出师前安排好国内政事,勉励刘禅,暗示刘禅应该尽自己的职责本分,言辞恳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b“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表明诸葛亮临行前百感交集,无限眷恋之情。这句虽然是“表”这种文体的套语,依然可以看出诸葛亮勤勤恳恳之态。
师:请同学们继续补充本节课的问题,将以上几点写在纸上。
四、 课堂小结,探究主题
师生共同回顾本课内容,师请几位学生直接归纳本文主题,并明确。
五、 拓展延伸
师补充:为了完成“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诸葛亮六出祁山,直至54岁病逝五丈原。杜甫在《蜀相》中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的志向和事迹令一代代英雄志士欷歔叹惋,泪沾衣襟。请同学们在黑板上写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将黑板上的答案归纳整理成一段话,作为本课的结束语。
六、作业:小练笔
师:同学们,现在看看你们写在纸上的答案,请以此为主要内容,搜集资料,为诸葛亮写一篇颁奖词或者悼念文,不少于30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