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图书馆什么书没看,静静的坐在椅子上想了一天。生活的压力随着家庭的负担逐年增加,就算蒙起自己的双眼,也不能把家人是需求视而不见。做技术的人过了四十岁,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职业的瓶颈,往上走吧,会遇到管理上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往外走吧,没有一定年资的加持很难在新公司中获得足够的重视。突破,可能是每个技术中年人都会考虑的问题。外面的渠道,比如创投,比如外包,比如自媒体等,有很多的咨讯,但也不是一条康庄大道。
头条是一个很不错的媒体分享平台,里面很多大咖每天都分享心得资讯。我想,凭借自己小二十年的研发经验,是不是也可以做点自媒体方面的工作呢。于是,我看了很多的大V的号,里面的文章写的图文并茂,很有专业feel。我不知道这样的做法能不能养活自己,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那些过百万的大号,每天都发表好几篇文章,也就是说凭个人之力很难做到这样的写作频率,唯一的可能就是团队作战。这有点象头条办了一个新闻发版总局,每个大号就是一个杂志社,号内专门有人做编辑挑选文章一样。这样的方式确实有利于新媒体的推广与运营,但却不适合个人风格为主的自媒体者。
如果靠个人的力量运营自媒体,写技术干货,只有公众号才是最佳的选择。公众号每天限制发表次数,从而能有效限制团队的运营,这样才能机制能有效的打造个人IP,毕竟用团队来经营公众号会有点浪费团队资源。公众号的粉丝可能相对来说比较忠诚的,当然前提是你的公众号做得有特色,符合个性化的IP,否则像混杂的大号一样,其实只是在众多咨询爆炸的渠道中的一条渠道而已,并没有粘性的效果。平时我们关注的公众号太多了,能让我们点开的文章少之又少,但如果朋友圈的分享,我们多半是会点开的。所以只有强烈的个人特色的文章,才会引起粉丝的共鸣,从而点赞分享。这样涨上去的粉丝,可能就是铁粉,有强的粘性。但事情都是两面的,公众号的变现能力比较弱,就算流量主和广告主开通后收益也不多,不象头条那样,只要有阅读就后收益。
不管是那种方法,现在看似有很多门路给自媒体的人选择,但真正靠自己能做起来的还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只有全身心投入进去的,估计才有发展的可能。这有点像品牌,如果没有长期有效的管理及质量把控,估计粉丝很难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