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越单人心理学
患者在治疗中的体验的性质,取决于每时每刻治疗关系的性质。
“互为主体性理论被定义为:关系中的两个人在意识和无意识的主体性上彼此交互的影响。“互”强调了这样一个现实,患者的体验和治疗师的体验同样都是通过他们的互动创造出来的,互为主体性中的“主体性”强调了治疗的客观性是个谬论,而且相反,假设有情绪反应的治疗师始终无法减少其主观性是有好处的。
二、依恋和互为主体性:交汇而又互补的理论
互为主体性理论具有同样的作用,但它又另外提供了概念性和技术性的工具,用来应对这种既可以成为问题,又可能成为资源的影响。
我对这话是有深刻体验的,既可以成为问题,又可能成为资源。问题和资源是一体两面,问题是没有显化资源的一面,问题经过显化就是资源。
比如我之前因为匮乏,因为无力,想写作来崇拜母亲,这是问题;但是经过彻底的觉察和坚持,最后我发现写作就是我的资源,我也不再崇拜我的母亲。
比如跑步也是,总感觉在坚持中充满了障碍,一会儿特别能坚持,一会儿就容易抑郁,但是经过对这个问题彻底的觉察,我突破了跑步的灵活性,从每天跑——问题,到隔一天跑——资源,灵活性出来了,身体也非常愉悦。
交互的影响有多种来源,但是,与我们所依赖的那些人相关的我们自己的需求或欲望,无疑是来源中的一种。
我深刻的体验到我所能依恋的那些模型,男性即是爷爷的模型,而女性则为母亲的模型底色。
1、治疗师的个人参与
这个理论从关系的角度来重新定义移情、反移情、阻抗和中立,让治疗师的角色人性化,曾静了对患者的尊重,有助于依恋关系的发展。
反移情表示出治疗师对患者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反应,但仍然是能提供足够信息量的反应。
我们真实的个人参与、情绪的反应和不可避免的主观性绝对不是干扰,而是每一个成功心理治疗师的重要特征。我们对有效理解这一点的最大期望,取决于不仅有意愿审视患者的主观体验,也有意愿审视我们自己的,因为我们在共同创造一个关系,而这个关系本身可能是治疗性改变的主要推动力。
深有体会。关系是互动出来的,这种来访者与治疗师的底色源于跟童年依恋关系的某种底色是契合的,但是因为治疗师人格特质底色的契合从而有了依恋的基础,而治疗师的人格是稳定的依恋母体,是可以把内隐的那部分记忆互动出来,从而发现资源即真实的需求,治疗就产生作用。
2、整合、解离和多元性+
伯温和梅因所称的不安全依恋个体的多元工作模型,主要是他们具有形成作用的关系没有给体验留出空间造成的结果——体验因此不得不被解离。
所谓的自我是变化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就是我们有多少个关系,就有多少个自我。
在这种“构建主义”的观点中,外面所有人都拥有多元的自我,每一个自我对应一套不同的感受、记忆、态度和冲动;同时,大部分的人都有能力维持一个单一自我的“适应的错觉”。这样一个自我是流动的,而不是固定的,它在不同的人际关系情境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这种心理学认为自我是多元和构建的:即他们的出现或被激活取决于环境,既有内在的环境,也有外部的环境。
依恋和互为主体理论共同的焦点,就是自我获取自己体验的特点是什么。
关系理论家认为在我们最重要的关系中不能被接纳的体验,会倾向于被解离和未能发展,而不是被压抑。它们不是被防御“忘记了”,而是被驱逐到觉知的边缘。在那里它们仍然是自我不想要或被否定的部分,直到在一个由不同的情况所决定的新的心理状态的情境下,从前被边缘化部分现在变成最中心的部分。
我对这部分还蛮有感触的。我从小在家庭里被绑架太多,内心里面几乎没有空间完成一个整合,于是我被解离成另一个我——“思维倒置”——把底牌翻出来故事化,以真乱假,跑到同学家里‘骗吃混喝’。直到今天我到别人家里也感觉非常自然,我好像可以根据当下的环境,把自己“解离”成那个环境成员一样。当然,因为经历了一些成长吗,我也开始爱自己的家了。
解离的含义:
其一,解离意味着防御性地修改自己对现实的感觉,这就是患者所形容的走神、离开身体或感觉自己不复存在。
其二,解离是指一个人把跟日常所见的自己不相容的体验分裂出去。
这个感觉也是有的,就是对自我有种不真实感——真实的部分被分裂出去了。解离的程度越严重,自我的感觉就越矛盾、越不连贯,更加不稳定和更加混乱——“多元化的自我”之间就更缺少沟通。
治疗师应该把目标放在(像安全型婴儿的父母那样)创造一个在最大程度上包纳的关系。在这个方面的主观体验被认为有时是容纳了被患者解离的体验,而这些体验是在患者以前的具有形成性的关系情境中被解离掉的。
三、重新思考传统的建构:心理治疗的民主化和治疗师角色的人性化
依恋取向的治疗是在模拟最好的亲子关系。
1、重新定义移情
在互为主体性的框架里,移情不再被视为扭曲,因为患者对治疗师的感知几乎永远都有其合乎情理的记住。移情不仅被分析,也被构建。
2、重新考虑反移情
在新的范式里,反移情是与患者关系中持续性的特点,而且是另一条“通往无意识的捷径”。反移情的全盘概念——治疗师的主观体验既是资源,也是阻抗——承担着绝对中心的角色。
3、重新考虑阻抗
把阻抗作为沟通来关注,可以成为觉察患者解离体验的另一条路径,并且有可能使这些解离体验得到整合。
4、重新考虑中立
互为主体的理论家主张,作为治疗师,我们有意识努力把自己的主观性“围起来”,实际上会增加我们无意识地试图影响患者的可能性。当治疗师亮出他们手中的底牌,常常是他们对患者最有帮助的时候。
为了促进患者有效地进行自我探索,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呈现出自己的观点——目的不是为了让它被接受,而是让它可以被思考。
从互为主体的观点来说,中立是患者和治疗师一起有效地修通一些人际之间的阻抗而取的的共同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