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解决问题常说一个词:对症下药。
就是通过事物表现出来的症状、现象,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比如,根据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判断是感冒了,如果再加上嗓子疼即是有了炎症。可以选择配上感冒药加上消炎药治疗。
再比如,根据学生成绩考试成绩下降,可以判断为学习效率不好或者没有好好学习。老师上课就会多敲打该学生注意听讲。
但是,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疼,就一定是感冒了有了炎症吗?
可能是风寒引起的感冒,也可能是热伤风,还可能是上火了。
学生成绩下降就是因为学习效率不高,没好好学习吗?
还可能是因为身体得病了或者家里出了事情。
所以,老祖宗总结的“对症下药”,似乎不太正确。
其实,并不是古人总结的有问题,而是“对症下药”这个词语被后人误解了。
“对症下药”这个词语出自《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意思是:官府中两个官吏倪寻、李延同时来就诊,都是头痛身热。而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病邪泻下来,李延应当发汗驱病。”有人对这同种症状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他们也应当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说他们的表象相同,但是生病的根源不同。于是分别给两人服药,等第二天一早,两人一同病好起床了。
所以,对症下药中的“症”,并不是事物的表象,而是根源。
世间疾病,凡知源起,自得其治。
任何问题,只要找到它的本质、根源,有针对性地用药,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源呢?
无论是人的身体本身得病,还是人出现的其它问题,都可以从两个维度去探索。
1.身体方面。2.心理方面。
举两个例子:
一个人食欲不振,一定是胃和肠道的身体方面问题吗?
也许是心理方面问题,他曾见到过让自己恶心留下心理阴影的事情,或者心里有事、情绪低落,不思食欲。
一个人做事总拖延,一定是性格懒散、做事不懂规划的方法、心理方面问题吗?
也许是身体羸弱,身体能量不足,导致做事拖拉、拖延。
《学经》说:
欲治当世者,必知民身心之忧,知病之缘起,示之以良方,安民之身,宁民之意。
给世人治病,一定要探究人的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因素,知道疾病的根源所在,才能给出好的解决方案,使人的身体安泰,心理安宁。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