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瑶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判断一个人真正出名的标准是什么?
可能是百度为Ta建立了一个百科词条?
或者一出现在公共场合就会引来拍照+围观?
最近我发现了另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给出一个或几个标签,你会立刻想起这个人的名字。
比如提起“读书点亮生活”“培养阅读习惯”,你要是能想起樊登,那说明我们干得还不错。
再比如,提到“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万有引力”“三大运动定律”,你要是能想起艾萨克·牛顿,那说明他在人类科学史上干得也不错。
不错倒是不错,可是只通过标签去了解一个人,就好像吃红烧肉只吃精瘦肉一样,是感受不到灵魂的。
我能有此番感悟,完全因为最近读了一本“奇书”,从方方面面把牛顿这位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扒了个底儿透。
看完之后我只想说,牛顿还真是……
和我想得不太一样呢。
01
牛顿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同时代的人这样评价他:“这人的脾气是我所知道最可怕、谨慎、可疑的。”他一生独来独往,从未与人发生过亲密关系,一直到他84岁过世为止。他就像一个高度紧张的偏执狂,此生一直在“疯狂的边缘”与“陷入疯狂”之间来回切换。
02
1965年4月开始,瘟疫席卷了伦敦,剑桥大学被迫停课。二十二岁的牛顿不得不卷上铺盖,回到母亲的农场帮忙。
就这么宅了两年之后,牛顿发明了微积分。
03
说到微积分,不得不提到另一位天才: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人们一直想弄出个究竟——到底谁抄了谁?
其实不存在什么“谁抄了谁”,两个人是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当时牛顿在母亲的农场帮忙,而莱布尼茨生活在路易十四时期的繁华巴黎。对于“世界的某个角落可能有人在做同样的事情”这一点,他们根本没空考虑。
巧合的是,两人都觉得自己的发现意义重大,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守口如瓶。
1693年,在距莱布尼茨声称自己发明微积分近十年之后,牛顿还给他写过一封满是溢美之词的信。1701年,在出席柏林皇宫的晚宴时,莱布尼茨也公开称赞牛顿把上帝创世以来超过一半的数学成就完成了。
但这些都是场面话,两人在多年来一直极富心机的表面互相称赞,私下互相诋毁。他们都曾以“匿名发帖”的形式恶意攻击对方,然后在听到别人谈起自己造的谣时装出一副扼腕叹息的模样。
04
牛顿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如果某个问题被他盯上了,不管花费多久,直到解决才算结束,为此他可以不眠不休不怎么吃饭长达数月之久。
有个朋友为此嘲笑他,“他托盘里剩下的食物都把猫养肥了。”
05
为了弄清楚眼球的形状是否会影响人们如何看待颜色,牛顿把指甲锉刀的两端磨平,然后冒着失明的危险将锉刀伸进眼球与骨骼中间,用其末端推挤自己的眼睛。
根据他在笔迹中的记录,这种挤压使他的眼前出现了深色和彩色的圆圈。
而且接下来他还利用自己的眼球做了更无情的实验,比如“持续用锉刀摩擦眼睛”“同时手持眼睛和锉刀”等等。
06
17世纪是一个对炼金术狂热的时代,人人都相信炼金术可以生成一种名为“哲人之石”的液体,喝下去可以长生不死。但似乎没有人比牛顿更乐于此道,他用了约五十万字的笔记来记录自己各式各样的炼金术实验。
一本《战争与和平》差不多也是这个字数。
07
牛顿一生都想证明,上帝创造了一个完美的世界,但其中的奥妙只能被极少数有智慧的人理解。
而他自己就是这个天选之子。
08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苹果落下来砸中了牛顿的头,这让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实际上,这很有可能是牛顿意视到自己未来会“红”,所以杜撰了一个故事来增添自己的传奇性。
因为历史学家仔细阅读他的私人文件后发现,牛顿是花费了好几年的世纪才慢慢理解了引力,并非只是灵光一现。
09
罗伯特·胡克认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三卷中“引力减弱”的部分是他的发现,二人从此争斗不断。
牛顿因此不想发表第三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甚至在胡克逝世之前远离皇家学会,在1703年胡克逝世后他立即就任学会主席一职,并在学会搬迁新址时扔掉了胡克唯一的画像。
要不是发现彗星的哈雷一直写信劝牛顿,后人就真的看不到《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三卷了。哈雷像秘书一样负责和印刷商对接,帮他们理清无数深奥的图片,帮助他们校订书中的文字,并且能最终能得到牛顿的首肯,让脾气古怪的他满意。
10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于17世纪80年代提出了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而引起的,这是公认的潮汐现象的科学解释。
但是牛顿一辈子都没见过大海。
看到这里你或许想问,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啊?
答案是《机械宇宙》。
除了牛顿,这本书还让我认识了其他科学家奇葩的一面,比如发明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定律的波义耳坚信干粪便粉能治疗白内障;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第谷用黄金“垫鼻子”,还得随身揣着胶水,因为一天至少掉八回……
本周六(2019/07/06)晚20:30,樊老师将为你解读《机械宇宙》,让你一边听故事,一边了解十七世纪的科学史!
本周新书《机械宇宙》思维导图已出炉
提前了解新书精华要点
可前往订阅号“樊登读书”
在后台发送关键词“机械宇宙”观看
*本文版权归《樊登读书》所有,如需转载,可在后台发送“转载”,联系书童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