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170715/9abc9aeb4a91960b.jpg)
文章作者‖魏晋寒
图片来源‖网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刚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时间无疑格外重要。无论是职业经验的丰富、还是职业技能的提升;无论是职业习惯的塑造,还是职业心态的凝聚,能否利用“头几年”时间给自己搭建足够稳定、夯实、丰富的能力基础,直接决定每个人漫长职业生涯的成长轨迹。
网上有一句很扎心的话:
你背不下来的书,总有人能背下来,你做不出来的题,总有人能做出来,你愿意拖到明天的事,总有人今天努力做完,那么不好意思,你想去的学校也只能别人去了,你想过的人生也只能别人过了。
无论是在学生时期,还是在职场生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是“韧性”上的差距。比如困难逆境的韧性、人际交往的韧性、学习求知的韧性……
机遇固然重要,天赋也很重要,然而大多数人很难左右自己的机遇、天赋、以及人际资源。唯有“学习”二字,才是大多数年轻人可以真正抓在手里的软实力。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主动记录书面笔记,把日常工作中的所感、所悟、所知、所得主动记录下来,利用“总——分——总”、“关键词整理”、“框架法”等等思维方式构造属于自己的知识库,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知木成林的学习效果。
然而,还有一些年轻人不是不学习,而是总会触发这样、那样的学习错误,导致自己学习效率很低,直接影响了自己的成长速度。
常见的学习错误有三种:
第一,用什么学什么、不用什么忘什么。
很多年轻人虽然脑海中拥有自己的知识库,然而缺乏足够的梳理、关联、反思、总结过程,导致很多知识和经验处于“浅记忆”状态和“碎片化”状态。一方面得鱼忘筌、丢三落四,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从“新”学习;另一方面无法站在更高、更长远的角度上举一反三,将知识、经验更好的延伸和利用。
虽然说“用什么学什么”可以在短时效内满足我们的工作需求,然而长远来说,对我们的帮助提升非常有限。
第二,这个很难,我学不会。
对于学习这件事情,一些年轻人表现的有些怯懦胆小,不敢开拓深究。他们只愿意学习简单的、肤浅的、不用思考的、不用担当的知识和技能,面对复杂的、深挖的、需要思考的、需要担当的知识和技能则是有些排斥和怯懦。事实上,真正能够带给我们“学习果实”的,往往是后面这些知识和经验。
清代教育家彭端淑说过这么一句话:“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底下的事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只要肯付诸行动,困难的事也变得容易;如果不躬行实践,容易的事也会变困难。
所以在日常工作当中,我们要主动开阔自己的知识边际,既要巩固简单易学的知识,更要开拓、深究复杂的技能。正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很多工作技能看似深奥难学,但是只要行动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边不可逾越。
[if !supportLists]第三, [endif]这个很简单,我不用学。
在日常工作中,还有一些年轻人眼高手低,看别人干什么都会,自己干却总是丢三落四、小错连连。很多工作和能力,不仅需要我们用眼睛学习,用书本学习,更要求我们用行动学习,用现场学习。避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学习错误,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学习质量。
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得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简单的事情,要用行动熟练;复杂的事情,更要用行动历练。最好的学习方法,往往就是“行动”二字。
——
——写在文章最后的话
对于每一名年轻人来说,我们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学习,更要善于学习,只有紧紧握住“学习”这把金钥匙,我们才能更好打开人生大门。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硕果累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