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子宫颈部(侧穹隆上方)分为上、下两支。上支较粗,沿子宫侧壁迂曲上行,称子宫体支,行至子宫角处又分为底支、卵巢支及输卵管支3个终支,后2个分支分别与卵巢动脉的卵巢支和输卵管支相吻合。
下支较细,分布于宫颈及阴道上部,称子宫颈阴道支,向下与阴道动脉和阴部内动脉相吻合。因此,阴道的上、中和下段分别由子宫动脉的子宫颈阴道支、阴道动脉和阴部内动脉营养。
子宫动脉的体支在沿子宫侧壁上行的途中垂直地分出许多弓状动脉,这些动脉在子宫肌层中向中线方向穿行,并分出径向动脉支成直角地伸入子宫内膜。径向动脉在子宫内膜内再分出子宫内膜基底动脉和螺旋动脉(终末支)。

基底动脉供养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不受激素的影响;螺旋动脉伸入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其管径受卵巢激素水平的影响而变化。妊娠后,螺旋动脉将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以适应胚胎生长发育的需要。
什么是子宫动脉血流?

子宫是胎儿生长的宫殿,子宫内膜如同种子发育的土壤,子宫动脉和她的分支为宫殿和土壤提供源源不断的血供和营养,保证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这个过程就像土地上庄稼一样,良好的灌溉才能让庄稼如期生长。如果子宫动脉血供异常,阻力过大,血和营养供给不足,就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发芽、生长。
子宫动脉血流的意义?
子宫动脉血流可以反应子宫的血流灌注情况,如果子宫动脉血流异常,可能会导致胚胎发育不良,复发性流产,反复种植失败等。在高血压、子宫血管畸形、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卵巢早衰等疾病中,子宫动脉血流也会呈一定的病理性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