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要发什么鸡汤文,只是说说近来热到爆炸的“控辍保学”问题。
稍微了解一下就会知道,大凉山地区的辍学现象是特别突出的。
一方面跟孩子的家庭状况有关。很多孩子的家庭都不富裕,而且由于家里兄弟姊妹多(少数民族允许生三个,而实际情况往往不止),父母的经济负担非常重。虽然他们多采用豪放式的养育方法,但依然不得不外出谋求更好的出路。而孩子一旦到了合适的年龄(当然,不一定是成年),或者不愿意继续读书,就会跟随父母或者同伴外出打工。
另一方面,跟风俗也有一定的关系。彝族订娃娃亲的现象依然很普遍。初中阶段结婚的情况也不少,虽然有些是被隐瞒的。男孩女孩,早婚都不足为奇。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结了婚的男孩女孩在心理上的确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往往不服从管教,自己也不愿继续呆在学校。
还有一点,就是父母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往往丢下孩子外出务工。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叛逆期很容易做出冲动的举动。比如,老师教育他几句,他就可能连夜翻越围墙跑出学校,让老师一顿好找。
回到题目上,一个都不能少,害人不浅。
那些不愿意继续读书却被劝返的学生,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书不背,作业不写,都是小事。考试对于他们来说也不重要。上课是否遵守纪律要看他的心情,老师在不在都是其次的。甚至,还有小道流出的消息(据说消息本是被封锁的):有怀孕的女孩子,也被劝返回校了。请问,该怎么教?该怎么管理?
因为不管怎样,他知道学校害怕他会走,知道自己即使每科考零分也可以拿到毕业证。
当然,我说的是一般的情况。有极个别爱学习,却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孩子,回来之后表现也是很好的。但是,只是个别。
而抱着过天过日子心态的孩子,影响到的往往不只是几个人,整个班的班风都会或多或少地被影响。
如果真的想要提高这里的教育水平,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能不能想一些更为合情合理的方法?能不能做一些更有用的实事?
整天让班主任开这个会那个会,让班主任去家访,去做劝返工作,让老师签承诺书,还要纳入目督考核。
好吧,我明白这一切举措背后的初心是很好的,不管怎么样,我们没有能力挑战权威,因为它毕竟是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