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小时候的梦——旧文二

小时候的梦——旧文二

作者: 大哲猫 | 来源:发表于2015-01-28 13:50 被阅读112次

    旧文一篇,比较稚嫩,轻拍,^_^

    记得大概在上幼儿园时,母亲买了很多的小人书放到了家里,缺乏电视收音机的我和哥哥便沉寂在书中的故事里。在此,有三点我觉得应该道明一下:第一,在农村的环境里,一般家长是不会给孩子买书看的,取而代之的是帮忙做家务,父母亲很开明,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母亲办了一个幼儿园,并且好像是代表陕西省的一个什么名义去杭州参加某全国会议时赞助商赠送的,后来幼儿园停办所有的书便归我们俩兄弟了;第二,书真的定价很高啊,我要能出书那不就赚翻了——我拿到书的第一个想法,为什么幼时的我具有如此经济头脑呢!大概是和平时绞尽脑汁要零花钱买一毛钱的冰棒和开心果有关,馋嘴好吃是我的一大特点;第三,后来,学过某外国人关于童话作用的课文突然明白了,所谓的小人书真的很早熟,它适合大人看,正如童话寓言不该给小孩子看一样,因为看了之后会一发不可收拾地“充斥”着单纯美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这用老罗的话来讲真的和现实的流氓格格不入。《胡佛传》电影里有这么一句话,你所知道的历史是历史学家们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待总结并灌输给你的,而它们往往忽略了当时前后的因果关系。这么来说,小时候看“不该看”的小人书在小时确实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它们确实给了你无边的想象、快乐的时光和幸福的童年。现在的孩子物质选择多了好像比我们小时快乐,但绝对没有我们当年幸福,至少在那些小人书的陪伴下,我们每一个都是独特的造梦人。

    那些小人书大概可以分下类:以外国凡尔纳小说改编的和加上中国特有的王小明人物的科幻小说;以经典动画为原型的连环画,比如《七龙珠》《太阳之子》《金刚葫芦娃》《哪咤闹海》《神笔马良》等;以传统古典名著名篇为原型的小说,比如《西游记》《柳毅传》《大槐安国》《黄粱一梦》《崔护题诗》;以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为代表的365夜故事。其实每一本都被我和哥哥看了很多遍,基本上算是烂熟于胸,以至于高中时语文书里碰到《柳毅传》我竟感觉到十分激动兴奋,甚至想站起来代替小侯老师来讲那堂课。既然提到了《柳毅传》,那就单独回忆下我看过的那本厚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彩图版)。

    这本书涵盖了不少经典的传统典故,大概有20多篇,而且书制作精美,算是我最爱看的一本吧。第一篇印象很深,篇名我忘了,讲的是一老板娘开的黑店,她有一箱木偶,可以在一晚上播种、收割、做面饼,客人吃了都会变成驴,她便霸占客人的钱财并把客人变成的驴卖掉,结果恰巧男主人公住店识破了伎俩,巧妙的移花接木让老板娘吃下了自己的面饼,使老板娘变成了驴。男主人公骑着驴云游三年后碰到一老者,老者恳请他放走了老板娘,老板娘变回人形,拜谢离去。印象深不单是因为第一篇每次翻阅都会看到,还因为老板娘的那箱神奇的木偶总让我联想到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甚至特洛伊战争的大木马,觉得太神奇了啊。一篇略带有神奇色彩的文章几乎牢牢抓住了我小时的内心,后来知道了还有《聊斋》这本书,谈鬼写狐,竟然和姥太讲的故事一模一样啊,神奇,好神奇啊。由此得出,有人说中国人有强大的猎奇心理、喜欢新奇和热闹确实不假。这样也有好处,可以使文章大热大火,流传开来,也算作者自我营销的一种方式吧,但倘若读者只顾新奇的快感而忽略文章本质的话,那便是买椟还珠了。比如,《西游记》确实很神奇啊,一路降妖伏魔,打打杀杀,还有美女诱惑,多好看啊。但作者的本意却是借孙悟空来塑造一个挑战者的形象,通过阐明天上地下都一样黑暗的事实来表达对当时统治者的讽刺和抨击,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够气派!再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什么武功招式、什么江湖恩怨、快意恩仇多令人痴迷,但其本质目的表达的是一个文人对好的制度及好的政党统治的渴望,这也就是千古一帝康熙作为主要角色的《鹿鼎记》是金庸的封笔之作的原因了。

    接下来的一篇《柳毅传》塑造的了一个类神话的故事,继续满足我的好奇心。其实当时也还有一个比的想较龌龊法,当时看完心里就寻思着,我要是柳毅的话,我也会为我的龙女妹妹送家书、为她做任何事情。同样的,因为男女之情幻想而印象深刻的另两篇是《崔护题诗》和《月下老人》,前者其实就是《题都城南庄》这首诗的背景故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确实不错,可仅凭一首诗就可以打动以美女,我当时还真不信。后来知道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境界,才明白古代有才气啥都有了,至少有颜如玉啊。后者的故事却有点宿命论的感觉,讲的是主人公韦固单身苦闷着,问及一月下老人,月老却指着一婆婆手中抱的三岁女婴说这就是你老婆,韦固不信并雇强盗杀小孩之,但由于强盗同情小孩只刺中了眉间。十几年过去,韦固终于发达了并娶一大官女儿为妻,新婚之夜却发现眉间贴着花瓣的妻子正是当年的小女孩,眉间的花瓣正是为了掩盖幼时的伤痕。当时读完确实有种悲观的情绪,原来命中注定的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的啊,人确实很渺小啊。

    引发我悲观情绪的还有两篇故事,《大槐安国》和《黄粱美梦》,一个是梦见自己进了自家槐树蚂蚁王国里的富贵发家到衰败进而梦醒感悟,一个是著名的“一枕黄粱南柯一梦”故事。两个故事总让我觉得不舒坦,如果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空的话,那我就不用学习不用工作了,反正到头来一切还是虚无。关于人生的意义价值在那时便有了一个很深的疑问,直到学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后,才被老师的讲解彻底地洗了脑,纠正过来。现在看来,这两个故事其实都是当下文人的一种借口或者说辞,正如喊出“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李白一样,是不得志但随心的表现。相反,得志的人物的故事就不一样,比如写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晏殊,完全两种风格。得志和随心这左右人一生的两极,在孟浩然和白居易身上的便可看出其影响。孟浩然一直处于归隐和出仕的矛盾纠结中,结果反而在徘徊中终其一生;白居易早期随自己的心,但却遭贬谪(《琵琶行》就是此期间所作),后来想开了反而仕途回转而得志。

    故事还有很多,大多都富有神话色彩。依稀还能记得不少,但真正试图全部写下来,却发现一点思路也没有了,貌似印证了“此情待可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句诗,但也或许是“多则惑,少则明”的缘故吧。寒假回了一趟老家,翻开书架上儿时的小人书,竟然莫名地有些感动。小时候的梦,不管我远离家乡,还是我回到家乡手捧旧物,它都安静地躺在那,不增不减,不离不弃,也许这便称之为永恒吧。

    ——2012.02.28  于长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时候的梦——旧文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fl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