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且行且想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从《弟子规》的流行看那些又蠢又懒的父母

从《弟子规》的流行看那些又蠢又懒的父母

作者: 易江禾 | 来源:发表于2014-06-10 05:58 被阅读3194次

    近来国学大热,然后一个清朝秀才编的《弟子规》莫名其妙地火了起来,成为很多家长和学校拿来对小孩子进行“国学启蒙”的流行教材。这里我不再重复对《弟子规》的批评,而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父母们(大部分是80后了)是干什么吃的,尤其是那些高中以上学历的,为什么读了那么多年书,价值观却依旧如此混乱,审美水平依旧如此低下。

    我觉得让小孩读《弟子规》很愚蠢的第一个原因是,试图让小孩以背诵这种所谓“经典”的方式来达到给培养小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目的,是低效的,也是不利于小孩身心成长的。这里且不说《弟子规》体现的价值观有问题,退一步,即使它的价值观没有问题,用背书的方式来培养生活习惯,本身就是荒唐的。就像期望学了思想政治课的学生们就能一个个品格高尚一样,无异于痴人说梦。

    自从有了儿子,我才亲身体验到“身教重于言教”的含义。有些父母,在生活中既做不到以身作则,又懒于在各种生活的各种细节中给孩子设定行为的底线与边界,却奢望孩子能按着某经典一字一句地照做来养成在他们看来很“乖”的行为习惯,这种做法无异于不带小孩一起下水,只扔给他一本游泳理论教材就想让他学会游泳,是一种既不愿花力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同时还不愿动脑子的懒人作派。

    再退一步,哪怕站在儒家的角度,恐怕孔老夫子也不会同意让学生去背“要如何如何,不要如何如何”的条条框框。孔子追求的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换句话说,君子的行为规范,不应该是由通过外部施加约束来实现的,而应该是通过提升自身内在修养来实现的。让孩子按着“经典”照做,孩子年纪小时也许还行,等到略微长大一些,在这个信息如此开放,价值观如此多元的社会里,无非两个结果:对脑筋活络的孩子来说,很快就能闻到《弟子规》之流的腐臭气息,于是不光那里面宣扬的东西在他们眼里成了垃圾,当初让他们学那玩意儿的老师家长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恐怕也要受到影响; 而对那些听话而又木讷的乖孩子来说(我觉得这样的孩子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当那一套破烂的价值观通过半强迫式地行为规范在他们大脑里打下了“思想钢印”之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思维方式也足以为害他们未来的人生。

    当然,有的人会强辩“唉呀,我也没说要让《弟子规》作小孩的行为规范,只不过让他多学点国学嘛!”

    对于这样的人,除非他真的从没念过书,否则我依然要以蠢人、懒人视之。说实在的,真要让小孩子学国学,不是不可以,背点唐诗宋词不好么?真要学儒学,哪怕直接背《论语》都要更好些。还有那么多精彩的古代散文,不好么?非要去学一个清朝秀才写得顺口溜?您这审美水平,我只能呵呵了。

    看了简书上那篇《中国教育最失败的地方,在于冲垮了很多人学习的兴趣》,我深以为然。不过,我一直认为,即使制度再坏,但只要还有哪怕一点点选择的权利,一个人也总可以在不利的环境中努力找到对自己更有利、损害更小的办法。中国的应试教育虽然它有很多缺点,但这不等于你就完全学不到知识。

    比如语文课和英语课。虽然它们都被应试教育搞得不成个样子,语文的阅读理解连作者本人都做不出来,英语则是哑巴英语。但是,一篇传世的好文,它不会因为被选入了语文课本就变得没有价值; 而即使只会“哑巴英语”,也远好过完全不懂英语,至少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基本的英语阅读能力,可以给你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口。

    人都是倾向于推卸责任的。所以,虽然应试教育戕害人,但是连篇累牍的口诛笔伐恰恰也给了一些懒人以借口:反正制度那么烂,那学不好也未必是我的错,于是学习对他们来说从来不是什么值得主动去做的提升自己的事情,只图敷衍了事、混个文凭、能找个工作而已。这些人离开学校之后,上学时强灌的知识立马烟消云散,更糟糕的是他们没有丝毫主动索求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事实上,因为教育制度不合理就理直气壮地消极对待学习的人,就算给他们再好的教育制度,恐怕最终也难逃成为撸瑟的命运。毕竟,应试教育用考试来衡量成果,你可以不擅长考试,但一个清醒的人,不应该容忍自己不爱知识,不会学习。

    回到《弟子规》的问题上来。如果你是一个合格的高中以上学历的家长,用浅近的半文半白的语言写成的《弟子规》应该是很容易读懂的; 《弟子规》里强调“孝”道的那部分与当今公认的价值观格格不入也是不难发现的——当然如果你打心眼里觉得这样的“孝道”就是你想要的亲子关系那我就不说什么了,祝你成功吧——可悲的是那些浑浑噩噩、看大家都让孩子学于是也随大流,懒得去动哪怕一点点脑筋审视一下的父母们。除了说他们又笨又懒,还能说些什么呢?

    最后发表一点感慨, 我们这个国家经常碰到这样一种境况:大家都知道要做某一件事,可偏偏站出来挑大梁做这事儿的人实在不怎么样。比方说当年大家都觉得要变法图强,可偏偏是康有为这么一个人站了出来; 再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需要科普,需要学术打假,可偏偏在这方面最出名的方舟子这么一个人。同理,大家也都觉得革命狂飙打倒一切传统是不对的,要向传统致敬,可在汗牛充栋的国学经典里偏偏是《弟子规》这种货色大行其道。有人说这是咱国家的命不好,我倒不觉得。这几件事的原因其实都一样——咱中间的蠢人懒人太多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楠小楠:其实我个人觉得,读弟子规本身是没错的。关键:家长是通过什么样的心态让孩子读弟子规。如果是想通过弟子规这种文字树立孩子的价值观什么的,尼玛,鄙人真心觉得很难啊,确实不如去背几首唐诗宋词来的好。而且,我最恨填鸭式的教学,机械式的背诵,浪费时间。
      • 楠小楠:@sly61 认真你就输了。
      • rHypHw:@sly61 他不写博客,正忙着写博士论文。
      • sly61:@饱醉豚 期待~有没啥平台可以关注下你朋友的研究进展?他写博客啥的么?
      • rHypHw:@sly61 “呃,不知道楼主啥学历,让小孩读《弟子规》跟言传身教也不冲突啊,你说背书是了规范孩子行为,这事儿你是怎么知道的,有多少调查样本,收了多少问卷?还是想当然的?当然不排除你说的这个情况,但你可以从你身边谁谁说出,然后以小见大就事儿论事儿,别一棒子打死。我觉得要评论三百千弟什么的,最起码要了解内容吧,了解内容最起码你得理解吧,要是连背都背不下来,我很难相信这个人说自己理解了古籍,我就更不会相信这个人的评论了。”————这个问题,我的一位好友,正在接到一个课题,就是做这些国学课程对儿童的行为的影响。作为严格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这个课题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你等2年,等他们的论文,看看是什么结果。
      • sly61:@LostAbaddon 那经验我拿了,我是地堡加坦克,步步为营哈哈~
      • LostAbaddon:@sly61 如果你将观念局限在“明说”的字面意义的话,那我承认我说错了。
        玩文字游戏是打口水仗的第一步,这是网上的普遍规律,而且我可以确认这里也即将走入这样的道路,所以我就不奉陪啦,我不是刺蛇~~~
      • sly61:@LostAbaddon 哈哈,我可没有说过一句弟子规好与不好。但你明明说了“楼主和我认为弟子规不好”其实楼主也没明确的说弟子规不好。你既然说了,就有责任解释清楚^_^
      • LostAbaddon:@sly61
        弟子规,怎么好?

        我认为不好的地方你未必认为不好啊,所以即便我说我觉得哪里不好,你也会说我的理解不对,然后告诉我你的理解。
        可是,我为何要按照你的理解来认为弟子规就是好的呢?
        我为何一定要认同你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观点呢?
        我为何一定要认为弟子规对我来说就是好东西呢?

        说白了:我,作为一个和你有别的个人,为何一定要听你的?尤其在我已经指出了这么做的不可能性以后,为何还要听你的而不能有自己的理解?

        当然,如果你是打算做学术性探讨的话,那自然可以,不过,我对这种学术没兴趣,要不我们讨论一下广义相对论?这货我有兴趣深入讨论。
      • sly61:@LostAbaddon 弟子规,怎么不好?
      • LostAbaddon:@sly61 你的结论也是有问题的。
        首先,结论不能脱离操作主体。适合微软的软件定位策略未必适合Adobe。如果你将给微软的决策给Adobe,并让Adobe去执行,结果就是害人害己。
        既然要看操作主体而不是将一个普适的结论强加给所有人,这就表示你认为合适的东西对别人来说未必合适——你觉得你选书会强过我,那是对你而言,对我而言,我适合看什么书这是我最后把握去做的事情,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选择的书基本都不可能适合我,就如我选择的书基本都不可能适合你,这是一个道理。
        不存在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原则,除了这条原则本身。所以,当你说“你觉在选书上你有把握强过我吗”的时候你就已经犯错了,而且恰恰犯的就是你自己一开始所说的“制造麻烦”的错误。
        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这方面我们应该是有共识的。

        好,既然达成了这条共识,后面就容易了:
        你觉得论语适合你,你觉得弟子规适合你,那是适合你。
        最多最多,是你觉得论语适合你的孩子,你觉得弟子规适合你的孩子,最多如此了——到底是否适合你孩子?不好意思,这问题不是你能回答的,不是你孩子回答的。他或许现在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也不是你可以越俎代庖的合理理由。家长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环境,但这个环境到底是否真的好,这不是家长能回答的问题——而国内大多数家长恰恰就认为“我觉得好就是真的好”——当然,你或许可以说你不是这样的家长,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样不是你能评判的,回家问你孩子去。

        再来,你最多最多是论证了你所选择的那些书在你的知识经验结构体系中被判定为适合你家的孩子,但你不能因此就说你的选择适合所有人的所有孩子——你的知识经验体系在决定你的判断的同时也决定了你的价值取向和你对一个事物的评判标准,但换一个知识经验体系,这样的取向和评判标准就没有意义了。没有人,注意,是没有人,有这个资格和能力来说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是普适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普适的东西,除了这句话本身。
        因此,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当你说你觉得弟子规好的时候,这句话只在你自己的世界里成立,对别人不成立——就如当我说这货不好的时候,我也只能说在我看来不好,我不会说这个对所有人都不好。
        既然如此,楼主和我认为弟子规不好,这很正常。大家的价值取向不同,何必一定要掰弯成相同的价值取向呢?
        你可以站在学术的立场来谈论这货好不好,但这仅仅是学术的立场,而真实世界的事物可选择的立场多了去了,学术角度只是众多角度的一种,而且一般而言是不实用的一种角度——对此你当然可以有异议,这是正常的,我不会强迫你认同我的观点。
        而学术立场本很也可以有很多分歧,这在自然科学中就已经是常态了,在人文科学中更是遍地都是。
        上面所说的这些总结下来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结论:你认为好的东西基本不可能被所有人都认定好,因此你完全没必要强迫所有人认同你的观点,也不用强调你的观点比别人的观点更好,因为不存在这种可能:所有人的观点都是自由而平权的,仅对其自身发挥作用,所以不必要求所有人都趋同为同一个观点。
        而,这个结论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我觉得弟子规不好,你觉得好,大家说说就好了,你不用强迫我,我也不用强迫你,不然就是无意义的口水仗。
      • sly61:@LostAbaddon 任何一个论据要是抛开主题,不结合上下文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麻烦。就比如你开会,你常会看到那样一种人,就是纠结一个细节死缠滥打,结果让浪全体与会人的时间,对领导决策一点帮助都没有,你现在做的事儿就是这样,谁不知道书不能乱读,阅读最基本的内容就是选,你觉在选书上你有把握强过我吗?
      • LostAbaddon:@sly61 可我也不会教我孩子读论语啊。
        比喻并不是说我说论文就是论文啊。我背不下来的东西很多时候因为我认为这货没有背下来的价值和必要,也没有看完的价值和必要。
        前阵子我看了一本豆瓣推荐的科幻小说,看了十页我就确认这货完全没有看完的价值。当然你可以说我武断,但我也确认如果写了十页都无法让我感觉有价值的话,剩下的178页也不会有价值。
        一枚鸡蛋臭了,我不用吃完鸡蛋才告诉你:哦,它真的是臭了。
      • sly61:@LostAbaddon 你说啥呢,你会教你儿子读论文啊?
      • yunlux:@sly61 孩子都那么大了,都能背书了,应该不是蠢和懒那么简单。。这一代人大多被压抑太狠,对独立思想那一块太陌生了而已。同时生存压力不小,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言传身教”,谁不知道效率才是王道。弟子规如此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很适合教出孝顺孩子嘛。只要孝顺了,才会听话,听话了,该听什么话,那个再慢慢教嘛。。嗯,应该是这样。。
      • 易江禾:@鄢得谖草 相信您的外公自己在这方面的学识修养应该不错,这就没问题了。何况您还读唐诗四书五经,涉猎范围广,有益于培养自己的审美。我反对的是那些无知的家长把小孩送去哪些所谓的“国学班”。昨天刚看到一个小孩在“女德国学班"被老师虐待的新闻。
      • 5c800ed41b42:我挺感激我外公让我三岁开始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背唐诗三百首读四书五经巴拉巴拉的。至少我可以很骄傲的说当我会背弟子规的时候同龄人还在呀呀找奶。
      • sly61:@易江禾 那好吧,只能这样了,你骂你的,我数落我的。
      • 易江禾:@sly61 我有信心不需要什么弟子规就能把自己孩子教好,对于别人,我看不惯的,当然有权利骂几句,写篇文章就算是宣泄一下又有何不可?提解决方案?对不起,我没有这个义务。国学的东西,我自有自己的好恶,这方面是审美差异,没有对错。我不会试图去说服您,您也不用试图来说服我。
      • LostAbaddon:就个人经验来说,一个民科的“论文”我背不下来,并不妨碍我在看的当时判断这货是民科水平的烂文——真的烂文我是绝对不可能背诵下来的。

        另,忘了是海明威还是谁说的了:一枚鸡蛋烂了,你大可不必全部吃完再下定论。
      • sly61:@易江禾 如同我先前说的,只是想建议你找到问题的本源,然后再多谈谈解决方案,而不是只是单纯的宣泄情绪。如果我是你说的那些家长,会更愿意看到你写的解决方案。不过我不是哈哈,我还教三岁小儿诵读三百千诗易论呢,但你要说我懒,那我肯定是不服的,因为我十分明确我这么做的目的,并花很大精力研究方法。这可跟什么孝不孝的可没一点关系。
      • 易江禾:@sly61 首先我不认为弟子规作为开蒙读物有多么艰深和难于理解,真要如此,那这些年来我竟然还敢去读唐诗宋词和各种古代散文,甚至还敢读《诗经》,我真是可笑不自量。其次,就算如你所说,弟子规真的那么深奥,我即使仔细读过,只要背不下来也没资格评论,那我最多就闭嘴不评,于我而言也就是少写这么篇文章,少与你争论这几个回合的差别而已。可是,请你告诉我,那些我见过的、自己都没通读过全文的家长,他们对弟子规的理解是否就比我好?我不理解,就没资格批判,他们的理解水平还不如我,却让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学去照做,这不是不负责任是什么?这不是不动脑子又是什么?我不想再争论弟子规好不好的问题,我一直强调的是这种家长懒不懒的问题。我看得出来,只有认同喜欢弟子规的人,在你看来才是真正理解弟子规的人。
      • LostAbaddon:绝大多数家长和学校,教育孩子的目的只有一个:把人成功地培养成机器人。
      • sly61:@易江禾 就算背下来也不一定真正理解,何况你连背都背不下来,没有深刻理解,你的批评还有意义吗?不理解,你只能根据自己的旧有的认识漫无边际地想象。由想象下的结论是不负责任的。再换个角度,你说你理解《弟》,那你理解哪句,我不信你所谓理解的那句你自己还要去百度才跟我说,我相信你所谓理解的那句一定张口就来,已存于你的脑海当中。
      • 易江禾:@sly61 呵呵,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别的暂且不谈,我倒是很想看您详细阐述一下对经典"背不下来就不能批评"的道理。不知道能否有幸拜读一下。
      • sly61:@易江禾 你不谢谢我帮你理清文章的思路么?
      • 易江禾:@sly61 好吧,我尽力心平气和地跟您谈谈。

        首先,“你都背不下来,还批评啥啊?”——这是什么逻辑?为什么背不下来就不能批评?所有的文学批评家必须把他们批评的作品全背下来之后才能批评?

        其次,看来有必要再提炼一下我的核心观点:
        1.我不认同《弟子规》的价值观,认为《弟子规》流行不是好现象,认为真心信奉《弟子规》从而让小孩读它的家长价值观有问题,不管它是几零后——但因为我只接触过80后的这种家长,所以已经把范围缩小到80后了。显然你是不同意我这个观点的,没问题,不同意就不同意好了,也不用就这个再争辩了。而且对《弟子规》本身的评价根本不是本文的重点。

        2. 有些家长——我所见过的几个——自己并没有好好读过《弟子规》,育儿方面也是甩手掌柜(照你的逻辑,没背过就不能批评,那自己都没仔细读过就让小孩读难道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他们要么认为读它可以让小孩树立好的行为规范,要么认为这是学国学的好教材,我对这两种态度都不认可,认为他们或是懒于教子,或是审美低下,这是本文的重点,其实跟《弟子规》的内容没有多大关系。我批判的矛头就是很明确地指向这两种家长,哪里伤及无辜了?无非是觉得他们身为80后,还这样就更应被批判而已。

        再次,除了”孝道“,亲子之间的关系就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了?那看来除了中华文明,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被"孝”文化浸润过的地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就好不了了。解决方案一点都不复杂,我前面也说过了,多谈谈“爱”,少说说“孝”。

        你说我对《弟子规》的反感来源于对孝道的乱施。其实这反而是次要的。要说孝道,二十四孝什么的比《弟子规》荒唐多了。我恰恰是读了《弟子规》以后觉得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讲实在没什么可取之处。而我批判的那些父母,连这点审美水平都没有。

        总而言之,看来您是《弟子规》的拥趸,也是孝道的忠实信奉者和践行者。在此我对您表示尊敬。讨论可以到此为止了,我不期望能说服你,你也不用期望说服我。我把我的观点已经很清楚地表达了出来,这就够了。
      • 展展:@易江禾 转圈看看,你会发现不光儒学,所有学说都是如此。但凡被人利用,便断章取义只挑有利于自己的说。
      • 何必:我倒是很赞成小朋友读一下《弟子规》,虽然其中有一些传统的糟粕,但是总的来说,其倡导的基本观点对小朋友的影响应该是正面的。不知道作者为何怒气冲冲地写这么一篇文字。说别人“价值观却依旧如此混乱,审美水平依旧如此低下”、“很愚蠢”、“不愿动脑子的懒人作派”、“又笨又懒”。这种文字实在不敢恭维。
      • sly61:@易江禾 没有经验,不理解很正常。那咱们一段段你的文章,第一段说了两个事儿,一个是不再重复对《弟子规》的批评,你都背不下来,还批评啥啊?边百度边批评吗?这个先不说,说第二个,你批判的论点:《弟子规》热成国学教材,怎么就80后父母价值观混乱了,又扯什么学历审美,你这叫啥论点?用你的话说 哪怕只有一个人做了蠢事,你也照样可以写文章骂他。但!!!你别伤及无辜,你可以指着他鼻子骂,我没意见。如果说你第二段写的才是你的真实论点,那你第一段完成可以删掉,多余!通篇也能看出你对《弟》的反感来源于对孝道的乱施,但你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真的是他们懒这么简单吗?一句身教重于言教,他们就都不懂吗?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不写写?文以载道,时评只物不平则鸣实属下流,把着眼点放到为什么“不平”和如何“平”上吧,高手。
      • 嘉浠:哈哈哈,写得好,我不喜欢那种没有创造力的东西,那些家长让孩子背之前至少应该审核一下吧。。。
      • 易江禾:@sly61 请仔细阅读原文,我没有一处说过”读《弟子规》跟言传身教冲突“。如果一个人真心笃信国学,自己以身作则,处处按《弟子规》行事,同时以此教育孩子,我虽不赞同其价值观,但绝对尊敬他的选择。我批判的恰恰是自己懒于言传身教,觉得让孩子背背某些书就能替代言传身教的懒人们。
      • 易江禾:@sly61 1.我的学历至少完全可以读懂《弟子规》。无法理解“背不下来就不能说理解”这种说法。 2. 本文只讨论《弟子规》,根本没提三百千。说实话个人觉得《三字经》还比《弟子规》略微更值得读一些。3. 发此感慨当然是因为到了这个年纪,同龄的朋友的孩子们陆续开始上幼儿园,看到读《弟子规》的人多了,所以才有感而发。4. 我不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没有必要写这么一篇文章就去做大规模社会调查,按此逻辑,写杂文的都可以罢笔了,因为他们批判的现象可能都只是“个别现象”,“大方向还是好的嘛”。 5. 哪怕只有一个人做了蠢事,我也照样可以写文章骂他。
      • sly61:呃,不知道楼主啥学历,让小孩读《弟子规》跟言传身教也不冲突啊,你说背书是了规范孩子行为,这事儿你是怎么知道的,有多少调查样本,收了多少问卷?还是想当然的?当然不排除你说的这个情况,但你可以从你身边谁谁说出,然后以小见大就事儿论事儿,别一棒子打死。我觉得要评论三百千弟什么的,最起码要了解内容吧,了解内容最起码你得理解吧,要是连背都背不下来,我很难相信这个人说自己理解了古籍,我就更不会相信这个人的评论了。
      • 易江禾:@展展 儒学就像一幅涂抹了两千多年的油画,底稿或许还是个清新自然的好素描,结果被人出于种种目的一层一层地各种油彩不断涂抹,成了现在这么个四不像的东西
      • 易江禾:@Yanjun 别说独立思考了,很多人根本就是懒得思考,不愿动一点点脑子,哪怕用教科书上的思维方式思考,那也可以算是思考了,有些人连这个都做不到——因为学习、思考这样的事,从来不在他们的日程表里,而且还振振有词,责怪教育制度不好,说得好像给他一个好的教育制度他就真的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一样。
      • 易江禾:@沛沛 国学是个框,什么都往里装。别的东西学不会的,背几句四书五经,写两首打油诗,就可以自称国学爱好者。于是自我感觉出奇的好,看四周皆是俗人。话说我常看《非诚勿扰》,但凡是上来就牛逼烘烘自称国学达人的男嘉宾,基本上没一个正常的(当然不排除这是为了收视率而刻意为之)。
      • 易江禾:@程序员chenge 弟子规有没有道理不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如果真要谈,那可说的就多了。我的观点是在现在这个时代,不会或是懒于用心力在自己和孩子之间用建立一种人格平等、互相交心、真诚沟通的亲子之爱的人,才会热衷于所谓孝道,所以说不是蠢就是懒。亲子之间,还是多谈谈互相之间温暖的爱,少说些冷冰冰地单向的“孝”吧。
      • 易江禾:@饱醉豚 嗯,最后一段忘了补上了,25年前大家都觉得要有所行动的时候,打头的又是那样的一些人
      • 易江禾:@挂瓜 握爪~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那玩意儿的具体内容也不需要我再去批判什么了
      • 挂瓜:@程序员chenge 但你没明白作者的出发点。是灌输,用弟子规去劝行孝。为什么?父母懒,你以为一个不行孝的父母,还能有行孝的子女?你以为一个不行孝的父母,就用一本《弟子规》就教会子女孝顺父母?那种不孝顺的子女,我看到的大多数是他们的父母本身就不孝顺。而所谓的“孝道”本身,被中国给夸大了!
      • 3752a953eee2:我到现在都搞不明白国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pfgp2n:@展展 这倒不是主子的事儿。而是父母自发搞的,跟主子倒也没多大关系
      • pfgp2n:说的好
        妈的还有字数闲置。。。
      • 圣吾: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
      • chenge微博谈:我觉得弟子规还是有道理的,现在都向钱看,不孝的人太多了。
        弟子规本身是论语的一段话的发挥。
        读一读没什么坏处,当然还是要独立思考不要灌输。是否认同和做到几成,还是要尊重孩子。
        不管世界怎么变,孝敬总是对的。看遍各国文化,没有不推崇的。
      • Yanjun:价值观混乱和读书多少没关系,如果没有独立思考,读得越多越混乱。
      • rHypHw:经常是大众的傻逼导致垃圾的成名。刘晓波、艾未未,又何尝不是这种东西。
      • 展展:当主子们不喜欢你直言抗辩的时候,反儒;当主子们喜欢你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他们的时候,兴儒。

      本文标题:从《弟子规》的流行看那些又蠢又懒的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ar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