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玻璃博物馆里,两个孩子用力拉扯和摇晃玻璃展品,一旁的家长非但没有阻止,还用手机拍照;北京天文馆内,几个孩子“疯狂”敲击体验陨石陨落的大鼓……刚刚过去的国际博物馆日,全国多地博物馆内文物遭遇“亲密接触”,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文明参观、游览博物馆的思考。
带孩子去博物馆,是让很多家长感到头疼的问题。除了大吵大闹,有些孩子玩得兴起,甚至会把博物馆当成游乐场。我们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家长大声喝止,警告孩子不准乱跑,不许随意触摸,反而造成了博物馆环境的‘二次污染’”。客观地说,从参观礼仪和文明的角度,用最简单、直白的方式,利用这个机会向孩子介绍该如何在博物馆内“愉快地玩耍”,还不多。或者即便讲了,由于教导方式、方法的问题,孩子也不会欣然接受。
事实上,不少家长或许本身也并不太清楚参观博物馆的基本礼仪。对他们而言,带孩子来博物馆,要么是因为博物馆“有助于拓展孩子的视野”,要么是“只要孩子玩得高兴就行”。对文明礼仪缺乏起码的敬重,对孩子不当行为过于纵容,发生在博物馆的顽劣小事,日积月累,很有可能会成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大事。以“孩子还小、长大了会好的”为由,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疑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
另一方面,有些家长对于馆藏的文物究竟好在哪里,哪些展品值得向孩子推荐,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法国作家左拉曾在作品《小酒店》中,生动描述主人公夫妇和亲友逛博物馆的“有趣”经历:面对黑色的大理石神像,他们“觉得这一切都十分丑陋”;天花板上的绘画和描金花饰,“仰酸了脖颈也无法分辨出它们的奥妙所在”……故事看似幽默、可笑,但放到当下来看,未尝不能印证一些人观展时,颇觉乏味和无奈的内心焦虑。大人对参观博物馆不感兴趣,摸不着门道,孩子们极有可能就会有样学样,到了现场也干些和参观无关的事儿。“与城市一起成长,和我们共同进步”,观众在博物馆意见簿上的留言,其实也应成为家长们不断提升自我文化修养的自勉。
应当看到,博物馆的发展与公民素质的提高,本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进程。让躺着的历史“活”起来,让珍藏的艺术瑰宝、极具科学价值的自然资源为更多人所了解、熟知和喜爱,是博物馆赢得更多青睐,成为国民教育“第二课堂”的基本路径。而家长们既然知道爱玩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天性,就应该帮助他们去认识和感受,博物馆为什么好玩?怎么玩好?比如在参观前,给孩子们准备相关的书籍、影像资料,说明必须遵守的参观礼仪,等有了大致了解之后,再带他们去欣赏原件。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在信息空前发达的今天,为孩子的“精神旅游”做好“热身”,并不是一件难事。
“成年人有判断能力,可是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认知和审美判断能力都是不可靠的,需要引导”。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想当“破坏王”,孩子对待文物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的引导方法和重视程度。只有让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博物馆内找到安放之处,今天的“捣蛋鬼”才有可能放下调皮与“无赖”,真正在心中种下那颗文明与创新的启蒙种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