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养深厚的人大多长寿,如科学家、书法家、画家、医生、老师等,平均寿命比较高。尤其堪称大师的,首先是长寿之人,比如季羡林、任继愈、启功等。
智者养生注意六问题
为什么有学问的人长寿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善于学习,明白道理,认识问题深刻,有主见,不盲从。也就是说,养生需要的不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智慧。《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所谓“智者”,就是明智的人,聪慧的人。智者养生会注意六个问题:顺四时、适寒暑、和喜怒、安居处、节阴阳、调刚柔。顺四时、适寒暑,就是要顺应自然时序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要让自己的衣食住行符合四季气候的冷暖更替。和喜怒、安居处,就是要使自己的情绪和达,不要过于喜怒,生活要安然,起居要随遇而适。节阴阳、调刚柔,就是要心态平和,待人宽厚,处事中道,既不刚愎自用,也不优柔寡断。将以上原则贯彻到生活中,身体自然健康,内心安和,外邪不侵,就能延年不衰,实现“长生久视”的愿望。这些问题看似平常,但真正要落到实处也并不容易。
智者的养生之道
古往今来,人们追求健康长寿,就是讲究养生之道。但“道”是什么,又常常令人难以把握。从《黄帝内经》关于养生的论述来看,养生之道包涵了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和生活的智慧。养生固然要讲究方法,但若这些方法偏离了“道”,不仅不能有助于养生,反而可能成为养生的障碍。天下有普遍的养生之道,但没有普遍的养生之法。无论什么方法,都会有人适合,有人不适合。凡是能够适合所有人的,一定是原则,而不是方法。
怎样才能使养生之法合乎养生之道呢?要靠智慧,主要是与自然相处的智慧,立身处世的智慧,以及生活过程中的智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有智慧的人,通彻天地,洞达人世,能够体察和顺应天地、阴阳、人生之理,使真气有余,邪不伤身,所以能身体健康,寿命无穷。
欲达到“智”,关键还在于一个“明”字。曾国藩认为“智即是明也”。(《曾文正公全集·杂著》卷四),所以我们常说人要“明智”,养生贵在明智。
明智就是明白事理,明白天地之理,也就懂得如何顺应天地变化,懂得趋利避害;明白做人的道理,就懂得如何处世,懂得如何待人;明白自身的性格、身体、环境等特点,就懂得哪些事该干、能干,懂得哪些事适合自己,哪些事对自己有利。《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智慧不是天生的,要通过学习增长。多学习知识,就会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人生活在天地之间,有些事无法改变,要懂得顺应;有些事自己能够把握,要懂得掌控。明知对自己不利而为之,算不上明智。明知酒多了伤身体,还一个劲地喝,这不是明智者所为。
我们曾讲过仁者寿,现在又讲智者寿,也许有人要问:仁者与智者比,哪个更长寿呢?关于这个问题,很早就有人感兴趣,鲁哀公就曾经问孔子:“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
“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孔子家语·五仪解》)
孔子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先指明了能够招致寿命损伤的三类原因,接着将仁者与智并列,认为都能长寿。他们长寿的“秘诀”是:“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
此外,孔子还说过:仁者不忧,智者不惑。(《论语·子罕》)
既不忧,又不惑,一定会长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