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时,是20世纪九十年代,生活在农村,没什么新鲜的玩具。
可,孩子的想象力永远是无限的,于是,一切自然的产出,都可以成为玩具。
比如,一片竹叶。一阵简单的撕拉折,就可以变身一搜小绿船。清新自然,又充满了活力。当年的我们,百玩不厌。
后来,去了城镇的学校,这些也就尘封了起来,只偶尔逢年过节,碰巧逗小孩子时,玩玩罢了。
一时间,我的孩子也到了曾经我玩竹叶小船的年纪,可众多的现代玩具才是他们的日常伙伴,那些纯天然玩具他们都不曾接触过。
可孩子,天生有一颗亲近自然的心。比如,我们家两孩子,喜欢逛菜园,喜欢行走在泥泞的田间,喜欢自己种的瓜果蔬菜,甚至喜欢玩泥巴……
在都市又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田间的日子,又成了回忆。虽暂时不能立足田间,但却可以找到相似之处。那是江安河畔,绿道蜿蜿蜒蜒,各种绿植甚至果树相伴左右。
于是,下午趁着阵雨过后的不冷不热,早早地,带着孩子到河边遛弯,或走或跑。
一路上,或看看河面因阵雨和涨水飘起的烟雾,或看看湍急的河水,或寻找不停叫唤的知了,或看看爬出树缝儿的甲虫,或采采野花,或看看长了翅膀的种子,或是踩踩小叶榕掉落的果实,或寻找绿化带树木结出的桃、橙子或是石榴……
各种趣味,数不胜数。印象最深的,是路过一簇凤尾竹丛,眼见着竹叶,一时兴起,带着孩子做了袖珍版的竹叶小船,就如我们儿时一般。
孩子们拿到小船,满是好奇,还自发地探讨,区分出了小船的头和尾。
哥哥说,“这小船是有缝隙的,难道不会漏水吗?会不会沉下去?它会自己前进吗?可不可以吹着它走呢?……”
再高深的理论都不如,眼见为实。于是,小家伙们开始寻找水坑,边寻找边探讨。
妹妹说,“等小船长大了,我要坐上去,划啊划,好舒服啊。”
还没来得及感叹小丫头的想象力,又来了,“妈妈,小船没有嘴巴啊,它怎么吃饭呢?”嗯,了解小家伙的我和哥哥知道,小丫头还隐藏了一句话:要长大必须好好吃饭。
这样的问题怎么好回答呢?说没有嘴巴不能吃饭吧,那小船长不大丫头说不得还会伤心呢。
正一筹莫展,一只小蝴蝶停在了蓬蒿菊上,哥哥眼疾手快地说,“噓,我就轻轻摸一下”。眼看着哥哥碰到了软软的蝴蝶,妹妹羡慕极了,也学着说哥哥的话,并开始动手了,最终,却在即将触碰到蝴蝶时,快速地缩回了小爪子,生怕打扰了胡蝶似的。
不,其实,内心,还有点小怕怕。哈哈,不过很是萌萌哒~
路过无数个小水坑,孩子们问了无数次可不可以放小船,我以充满了污泥水脏为由拒绝了。
后来,一位爷爷坐在自行车上,在一处水坑洗脚,孩子们终于放心了,说这处的水很合适。
于是,哥哥的竹叶小船先漂浮在了水面上。一阵阵的微风,让小船悠哉悠哉前行着。儿子突发奇想,“怎么这么慢呢?吹着小船,它会前进吗?” 我依然让小家伙自己去尝试。于是,小船加速前行了。
妹妹呢?当然是跟在哥哥后面,一个模子似的学着操作啰。两小只玩得很高兴,也很忘形。穿着凉鞋,毫无顾忌地淌着水,催着竹叶小船前行。
可对竹叶小船而言,小脚丫淌出的小水花已经是惊涛骇浪了,于是,竹叶小船进水了,翻了,沉下了水。
两小只微微有些愣神,哥哥快速地把小船捞了起来,拿在手上查看。妹妹也拿了起来,许是用力过猛吧,竹叶小船从中央一分为二,只一端还有所维系,成了两个半张竹叶的模样。
妹妹有些伤心,小船没了。哥哥上前安慰说,“我们一会儿再碰到竹叶,请妈妈再做一个。”
哥哥想领着妹妹一起玩,可这时候小脚丫掀起的波浪还在,竹叶小船浑身湿漉漉的,还挂着小水滴。果然,放进水里,小船终究还是没办法平稳前行。
哥哥问,“妈妈,小船为什么不前进了呢?”担心小家伙太累,一会儿困了,于是想逗他们往家走,就说,“可能是小船淋透了,太重了吧。要不然,让它先晾干啊,我们先走着呗。”
于是乎,我们继续行走在返程的路上。
果不其然,距小区还有500多米的样子,小妹就嘟囔着困了,走不动了。幸好,幸好啊。
哥哥说,“妹妹,坚持,要坚持哟,坚持就是胜利。” 又一路逗着妹妹奔进了超市,让小家伙们选了个西瓜,一起抱回家。
路过小区门口,有购物群搞活动的,扫码加群关注小程序,就送三小盒水果。问了小家伙,有自己喜欢的,于是参加了活动,哥哥选了两只大大的鹰勾芒,妹妹选了一盒湿核桃。
今天我们娘仨,真是收获满满地回家了呢。
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