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的分享几乎是一种爆炸的态势,哪里都能看到个人的分享建议。“***教会你的三件事”,“关于***你应该懂的三条原则”,“学不会这三样,你就***”。坦白说,看到这样的题目我很容易反感。我看一遍下来蛮多都懂,大多是一些知识的交叉提炼。乍看那么神奇,看完往往令人失望。当然,其中不乏一些真正的干货,看得出作者是潜心研究过并能提供切实方法的好的分享。
当下各式各样的教授各类技能和方法的分享,往往是作者融合不同的知识产生出来的。一些创新,多是不同知识体系交叉产生的新概念或方法,我觉得并没多大价值。追本溯源最后还是回到原生的知识体系中学习研究。因为创新型的说法和概念只是个知识交集,不是系统的体系。最多能给人清新的感觉,但不可能用这样的概念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写出来分享了,别人觉得新颖,就这样自嗨一阵罢了。这么多的知识分享让人觉得个个都是牛人,可其实浮躁着呢。真正的大牛大多潜藏了很多年,做了大量阅读研究,纵横捭阖,融合贯通。最后得出来的知识分享我觉得才是知识价值。
别人的分享只能是一种启发。分享不能让人成长蜕变,能让人成长蜕变的是自我成长和感悟,需要自己整理贯通,别人是帮不到的。我们不能试图帮别人做什么,或帮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只能提供有用的信息供他人参考,能不能学到就看个人的努力了。因此我们只是在分享,把东西摆出来,如果有用,那就拿走,没用,就路过。如果能对你有影响,那就是幸运。我不赞同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而特意做这样的研究和分享。比如各类写作技巧的教授,这恐怕是当下最流行大家最想修得的一门技能。这个技能的分享五花八门,不论是半路出家还是机缘巧合,各有一把刷子。分享变的功利,有太强的目的性。我认为分享应是分享你最感兴趣的、你最喜欢研究,最想让别人知道的主题,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把东西摆放出来的动作。就好像自家有玉且喜欢玉器,研磨打造成了一枚玉船,给大家看看,说说这枚玉船的特色。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还可以告诉你当初的想法,一路做来的历程和心得。但我绝不是因为你喜欢这枚玉船才做出来的。
写作就是这样,把有的料给你看看,不是因为大多数人需要所以去研究,分享,而是因为刚好我有,刚好你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