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67
朱德对‘文职’领导的忠诚和服从……从朱、毛以下直到各级指挥员和政治委员没有发生军政势力之间的斗争。
这种军事和思想分开的“双首长”制度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在主义和信仰上听从一位首长,他告诉我们为谁而战,负责人事的任免升迁,负责生活保障,但真正干打仗的事情,又听从另一位首长。
到底谁更大?这个问题到底是不是一个问题?
P373
在江西苏区进行普遍的“反神”宣传。……但是在西北实行了容忍宗教的政策。……红党保留了进行自己的反宗教宣传的权利,认为“反对做礼拜的自由”同做礼拜的自由一样是一种民主权利。
听起来红党在西北的政策更加开明和自信。
当然,这种开明是建立在西北回回占据人口的主要部分,武装力量也不容小觑。
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想要争取真正的民主自由,实力和价值才是最根本的,即使我们嘴上不这么说,或是在宣传角度,我们采用一种更加委婉的手段。
P392
一九二七年以后,……俄国在中国的机构封闭了。……中国的红党陷入了大混乱。
这部分简单介绍了在当时俄国苏维埃对中国的帮助。
从斯诺的调查来看,除了几次革命的象征意义以外,俄国对于中国红党的帮助几乎没有,不仅没有飞机大炮这样武装力量的帮助,经济援助近乎没有,甚至连专家人员的帮助也微乎其微。
所以说,在当时那个至暗时刻,中国红党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对马列主义进行中国化的宣传和演绎,结合实际情况展开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和武装抵抗。
P396
但问题是,李德这个孤零零的外国人,怎么会有足够的影响,可以把他的意志强加在整个军事委员会、政府和党的判断之上呢?
实际上,他成了共产党为自己吃了大亏进行辩解的一个重要借口。
我记得小时候看类似的书,里面将李德描绘成苏俄一位趾高气昂的顾问,仗着自己国际苏维埃的身份,对着红党指手画脚,红党当时迫于形势,只能言听计从,李德甚至还要求红党为他提供一位妻子(中国妻子是属实的,但是否是自愿的就不清楚了)。
现在想来,确实背锅的可能性更大。
P422
(西安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何应钦领导)对苏区的消息封锁,谣言四起)
列宁曾经说过:“撒谎是可以的,先生们,但是要有限度!”
西安事变是一个极富传奇性的历史事件。
可以阐述的角度太多了。
红党和国民政府派来对付他们的张学良(东北军)因为抗日的信念而惺惺相惜,老蒋十分生气,甚至准备剥夺张的军权。日本人则希望国共继续内战。俄国此时正陷入混乱。其他列强则各怀鬼胎。
各方对于红党以及东北军接下来的做法也纷纷做出判断。只可以,他们从根本判断上失误了。原以为最痛恨老蒋的红党必将抓住机会置其于死地,没想到他们竟然是第一个主张释放老蒋的力量。
P423
但是蒋夫人显然兵不高兴,她当时对局势比她丈夫要清楚得多。她对这种为“在尸体上开宴会”(南京的人当时认为总司令不可能活着出西安)
P424
总司令在被俘以后不久就开始认识到,他的最大“叛徒”也许不再西安,而是在南京。考虑到这个情况,蒋介石想必做了决定,他不作殉难者,白白让何应钦将军或者任何别人踏着他的尸体爬上独裁者的宝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蒋当时妥协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尤其是来自对于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
西安事变不仅仅是把对方的老大抓起来逼其就范那么简单,这背后实际上仍然是各方力量相互博弈(或者说猜忌)的结果。
兵谏,很多时候比文谏更加需要反复的思考。
ps:
天足:没有缠足的妇女的脚
两个德国将领(冯·西克特和李德),其中一个是彻头彻尾的法西斯,另一个是布尔什维克,却通过这两支中国军队互相厮杀。
总司令和蒋介石夫人合著了《西安事变》(一九三七年上海出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