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抵达自己”之思

记“抵达自己”之思

作者: 了梦一川 | 来源:发表于2020-09-28 20:55 被阅读0次

有人问,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什么决定的?某书说是由内在和环境决定之。我虽同意却还是存在某些方面的怀疑。

什么叫决定?为什么能决定?怎样决定的?目前弄不清楚,如果人不是上帝创造,就剩下他和周遭的一切。追索亿万星系中的亿万恒星中一个太阳系中小小的地球上的一个几十万年的人类文明中的人的存在,这有何种价值和意义?一千个人眼中的哈姆雷特都不一样,我想有一点总是我们可以通过经验世界有所期待的,那就是如何抵达自己。此问题又如何缘起?

我是一个实在,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存在,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此种存在,暂不能企及之。我们面前究竟是“楚门的世界”还是“盗梦空间”,又难以看清,此是环境也。自我和环境都无法企及,此乃一开始说的问题,不可知是不是一问题似乎又看你的终点在哪里。我的终点又在哪里?经验世界会给出诸如“成功人生”的标准,然而我们却依然会被其束缚、捆绑,不求甚解,或不思其解终会使自己被捆绑的更紧罢了,我们的彼岸在哪里?这是不可知的。

然而,文明之火由一个个人所点亮,火光照不到彼岸,却可照亮脚下的路也可能烧着自己和别人甚或熄灭或者成燎原之势,所以,“我”至少可在荒原举起火把,燃烧时间。

不逃避问题终归是值得可敬的,至少于己,能汲取问题带来的痛苦之中的能量。那么,回过头来,“我”的实质和“彼岸”都不可知,“我”该怎么抵达彼岸?走着走着我也充满着迷茫、疑惑和痛苦。

至少有一点,“我”总会抵达一个地方,刹那之地或无穷之处,刹那和无穷之间可以取一个点就是“自己”。只要你不是“行尸走肉”,终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我们的实在给了我们抵达“自己”的可能,尽管可能这样的“自己”也是浑浊不堪,但不得不说这也将是通向彼岸的一种实在。

那么“如何抵达自己?”,似乎问题被递归了一步。我不知道自己的实质,但我却知道被种种外在捆绑的我一定不是“我”的实质,那么怎样消除、融合或仅仅是看清种种捆绑就是抵达自己的重要一步。又如何看清种种捆绑?可以借用经验世界和形而上的力量,在时间和空间(我抽象为宇宙)中流变(非随波逐流),在自我的实在中产生行动,行动的前提乃是断不可否定自我的存在之实在性,丧失这种对自我实在性的意识就如“行尸走肉”,再不可能看清束缚,甚至抵达自己和那一个彼岸。

上面说到行动值得注意,那是走的更远的前提条件。这里更要注意行动背后的原因和根据,让自己行动的原因在意识中充分的表现出来,以此强化对自己的存在的实质性的意识,自我存在实在性的作用上面已提到,所以记录原因,并让其在记忆中编码并留下痕迹也是可以实施的重要行动。

相关文章

  • 记“抵达自己”之思

    有人问,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什么决定的?某书说是由内在和环境决定之。我虽同意却还是存在某些方面的怀疑。 什么叫决定?为...

  • 小乐趣

    宇宙之大,光不能荧之,声不能抵达之,思不能触及之,想想自己有多渺小,瞬间就觉得生没有了意义。 但人生还...

  • 续“抵达自我之思”

    前一篇“抵达自我之思”,最后讲到行动及表征行动背后之意义。表征到科学的层面,已有诸多关于人之行为的科学研究,然种种...

  • 白素贞 你还记得修行千年的峨眉山吗?

    作者:晨汐 公众号:晨汐旅途记 旅行日记之 20170630 峨眉山 接着昨天聊 旅行日记之20170629抵达...

  • 挪威的森林

    此处读书,不表言论,不作论述。且读之,且记之,且思之。 思之,论之。得于文,论之思,则,拾于别处。 一切都清晰得历...

  • 《国风.周南.汉广》

    因周末出游,今记之。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

  • 拾缀 | 题外之思的记写

    在阅读《曾文正公嘉言钞》的过程中,自己的思想常有“开小差”的时候——发生题外之思。我想,把这样的“题外之思”记写下...

  • 《常见文言实词》 简

    ①选择,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②简单,简陋 余是以记之,盖叹...

  • 《近思录》不记则思不起

    3.75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后,书亦易记。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

  • 钟钟的骑车记

    骑车半余载,偶有心得,思以记之,故记之。 一、半水半干的路,你骑哪边? 面对半有积水半无积水的路面,最好选择自己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抵达自己”之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qj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