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阳光下的阴霾
要爱,不要猎奇——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

要爱,不要猎奇——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

作者: 巴图鲁 | 来源:发表于2016-11-01 12:53 被阅读0次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深的为书名感到眼前一亮,直到读完这本书,我还回味在这些有趣的情节中。但直到我看到这惨痛的现实,我便不在觉得有趣了。——巴图鲁语

    关于精神问题及其相关问题(比如自闭症,属于精神异常类型),往往有两个极端。其一是觉得害怕,这类人往往觉得这类型的疾病很可怕,往往把他们与疯子连接在一起,往往避之而不及,如果不幸是自己得了相关类型的疾病,往往不敢求医和求助,最后只有走向毁灭。还有一种态度比较有趣,他们认为得了这一类型的疾病是一件十分神奇,十分有趣的事情,这种态度往往是一种猎奇的态度。然而探究这两种态度所产生的原因,往往在于人们对于精神类疾病的无知,和一种恐惧。

    对此,我们所要做的无非是要慢慢打破,自己极其周围人对此的无知和偏见。随着心理学和与相关的机体病理学,在西方世界的发展成熟。慢慢人们对于这个陌生的领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至今,也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机制,导致一些严重的精神类疾病,终身无法治愈。所以在他们发展的时候,我们也要同时端正自己的心态,才能有效客观的看待这些问题。

    然而,对于客观看待这一问题的最大阻碍,在于猎奇的这些人群。因为,对于歧视恐惧精神类疾病的人们,可以通过政府的手段(比如,政策的宣传,加大心理医生的正规化培训,对于患病者的医疗保险范围的覆盖,对于精神类疾病知识的,巡回讲座和持续科普,和对社区医疗所的建设等政策)和市场调节等手段,逐步改善对于患者的医疗环境的改善。从而使得患者得到救治,不造成社会的治安卫生问题,就可以慢慢的改变他们对于这一类型疾病的态度。因为他们的思维中是认为,精神类型疾病是可怕的,也是需要治疗的,只不过担心会对他们造成威胁罢了。消除了这一前提,就可以慢慢的消除他们对于这一疾病的偏见,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客观的思想群体。

    但是,对于猎奇的这一人群,他们眼中的精神类疾病就不是如此了。他们的问题在于根本就不认为这是种疾病。而认为很有趣,记得原来有一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父亲训练他的脑瘫(或许是自闭症,时间太长了,记的不是很清晰)儿子,最终成为一个天才指挥家。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这部电影的带动。渐渐的有一群人相信一个这样的理论,天才总是有些精神疾病的,并举出了古今各种类型的著名人物(比如有人认为贞德有妄想症)。从而他们得出结论,有了此类疾病不仅不需要治疗,还应该利用这个极好的时机,一举成名从而家喻户晓。这显然是荒谬的,而集合这一思潮的作品就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虽然他在描述采访的病人的同时,也尽可能的描述,病理的形成与分析。但始终这是一种小说家的笔法,并不有利于社会对于这个类型的患病人群的了解,反而起到的是误导作用。特别是这本书的阅读受众很广,从而就误导了很多人的思维导向。对此,我们不得不引起必要的重视。

    说到底,时代是不断的进步而不是不断的退步,是进步向一个包容和开明的社会。在这个未来的社会里我们是选择,继续向下一代传输愚昧和怨恨。还是传播科学和宽容,这不仅仅是政府和社会的事情,而是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选择。这个社会太需要,一点基本的心理学和病理学的常识了,说到底狂妄歧视和无知是催生这些行为的,根本原因。只有普及了这些东西,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现象,把一个健康的价值观撒,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样任何因为无知和狂妄引发的悲剧,就会彻底消失在这个社会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要爱,不要猎奇——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rm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