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又一部四个小时长的电影,我与爱人坚持着看完。灰暗的镜头,模糊的脸,清晰的杂音充斥着耳朵,很不习惯,我说这就是导演的风格:慢、乱、无望。
很难写这篇文章,因为难受,一个是影片给予的直接感受,四个主人四条线索,最后都因为没有明朗的前途,不约而同又莫名其妙一起乘大巴去满洲里看“席地而坐的大象”。另一个是现实给予的压抑,2017年片子还没剪辑完,由于导演胡波与冬春影业制片人(著名导演王小帅的爱人)关于片长四小时还是压缩至2小时争执不下,结果29岁的胡波自缢身亡了。不久该片获得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论坛单元)、“GWFF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及”与台湾金马奖,最终有他母亲上台代领奖杯,现实比影片更惨。
我想假如把影片的内容与导演胡波的经历放在一起写也许能简单明了,也许会乱上加乱,不知道试试看。
胡波出生于1988年,死于2017年,处于中国发展最顺利也是最快的阶段,但他却集中了社会所有的阴暗事件拍出了这部电影,也许是想提醒人们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有无数问题都要去重视及解决。影片中有一所即将拆掉的全市最烂的高中,主角韦布就是其中的一名高中学生。校内秩序极差,学生之间打架斗殴,令我马上想到前天刚看过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拍得很逼真。现实中,胡波中考没有考好,后来进了一所很差的中专,期间他又连续三次考北影,终于在22岁那年考取北影导演系,成了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影片大多数镜头选自铁路附近拍摄,火车汽鸣声嘈杂无比,所住房屋当然也是最差的。现实中胡波为了考北影,方便从济南来回北京乘火车,父母就在火车站附近租了一个很小的条件很差的房子。这无疑会给胡波留下极深的印象及创作的背景。影片中出现去满洲里看大象的桥段是我特别想不通。现实中胡波曾有一次逃票从济南乘火车去东北,只为了看一片秋天的落叶,没有其他目的。电影中韦布是一位不声不响,很有主意,侠胆帮助人,也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现实中的胡波也是沉默寡言,到处奔走,毫无胆小怕事。电影里老大于城因为追求的女子老不理睬他,他就去睡了朋友的老婆,导致朋友跳楼自杀。于城归罪这个女朋友,都是她害死了他的朋友。现实中假如按照这个推理,由于制片人不同意胡波四小时长的影片,导致胡波自杀。王小帅的爱人不也变相成了谋杀胡波的凶手。
仔细看影片,还是有年轻人的亮点或者暖色存在:韦布要去满洲里手头没钱,找老人王金用台球杆换钱,老头开始一口拒绝,但是最后还是可怜这个孩子把自己唯一一迭私房钱给了他;老大于诚在火车站追到了与他死亡的弟弟于帅有过节的韦布,他却手下留情放走了他,也算心底良心发现;教导主任追高中女生黄龄,终究不是很肮脏的性关系,只是那种惺惺相惜;为了学区房,儿子儿媳想请父亲去养老院,多次开口,但实际并没有逼迫父亲一定要去。但是,这些微弱的亮光犹如影片的色彩,几乎全被阴暗挡住,大量是社会上窘迫不讲理的事情所掩盖:黄龄的离异母亲为了多给医院销售药品获利宁可去被人睡觉;偷了别人手机假装没有偷;偷拍男女约会视频大肆群发;汽车站票贩子黑吃黑;父亲对子女的毫不关心只顾骂娘;老大于城为了发泄随便与朋友的情人乱搞。这些社会上本来不可回避的阴暗面被四个人挤在一起就足够暴露整个社会该有多黑暗。
问题是胡波为什么会这么写这么拍,是他本人已对这个社会无望,还是受到看得太多的文艺作品的影响?胡波与影片中的主人公韦布两位年轻人到底是有决断有魄力的年轻人还是意志非常脆弱轻易就可以自杀的年轻人。胡波的电影得奖了胡波的人却没有了,对于电影界和他的家庭是悲壮还是悲惨?作为他的父母,这样的儿子算是成功的还是算失败的。假如重头来,他们最想要的是儿子的奖杯还是儿子的本人?
影片中有许多富有哲理的对话,许多都是在年轻人之间的对话,说明胡波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作家和导演,问题又来了,难道天才都是短命的,而活着的都是没有思想随波逐流的庸人?这部影片会不会在国内上演?假如不上演又会基于什么原因?
最后一个问题,境外评奖到底艺术与政治的权数如何?看来纯艺术标准是不可能,那么对中国的偏见到底占据几成?因为中国揭露社会底层黑暗的作品太少了,所以难得有那么几部不就是凤毛麟角吗?
我觉得《大象席地而坐》就是胡波的自传篇,因为没望,所以在拍戏中就有了自杀的考虑,而杀青后剪辑的争吵只是一种由头或者借口。假如胡波是你的亲属,你遇上了是怨恨?是惋惜?是无可奈何?还是捶胸顿足?我猜王小帅夫妇遇到突然而来的结局也无语。
20.03.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