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

作者: 零言乱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11:19 被阅读0次

    写在开篇:

    《说谎》是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创作的一部具有高度应用价值的实用作品,不仅为司法从业者的工作提供帮助,还带领人们在不断练习之中提升个人识谎能力。在当今社会复杂因素交错发生效应的时代里,谎言识别能力已经成为人们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有趣的是,保罗埃克曼认为,识谎能力是完全可以训练的,这对于部分男生而言或许并不是个好消息,他们也可能并不希望自己的伴侣读这本书,毕竟女生大部分都自带天生测谎仪属性,而男生更像是自带撒谎属性,男女在一起,经常会出现围绕谎言产生的矛盾。具备先天优势的女生在这本书的辅助下,人肉测谎仪的功能性极有可能会大大提升。


    今天的解读中,我们将跟随作者重新认识谎言,探寻人们与谎言共存的社会环境,从中积累可用于实际生活的点滴技巧,将作者丰富的实战经验转化为我们自己的生存技能。

    1.谎言无处不在,人们有着多重身份

    让我们跟随作品逻辑,先来探究一下谎言存在是否真的必要。

    我们需要问问自己,谎言与自己的生活到底有多少牵连?从小到大,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遇见过谎言,我们可能是谎言的生产者、谎言的传播者,也可能是谎言的识别者,这些不同角色在交替之中告诉我们一个无法忽视的客观事实:谎言的存在是必然的。这也是保罗埃克曼整个职业生涯核心内容的本质,正是因为谎言存在是无法规避的,所以才给司法从业者、执法者以突破案件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识别案件关键要素的钥匙。此时,谎言更像是一种工具,方便警察来侦破案件,为法官判案提供支持。

    或许你会怀疑,谎言存在真的无法避免吗?让我们来假设一个无谎言环境,人们会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遇到一个新朋友,你会毫不避讳的说,“你很胖”。不论男女,在接受到这样的评价时,都很难云淡风轻,很有可能会直接回复到“你这么说真的太不礼貌了”。结果可想而知,一段还未开始的友情就这么夭折了。而这样的对话在真实生活中,又会是什么样呢?新遇见一个身材胖胖的朋友,人们自然不会以“你很胖”来作为话题内容展开交流,而会使用其他一些无伤大雅、不失礼貌的说辞,但在心里一定会对对方的身材加以品评,甚至会告诉对方说“你根本不胖好吗”的客套话。

    说完这个例子,相信大家会发现,谎言存在的作用有时是积极的。人们必须承认,谎言的出现,会帮助人们化解一些尴尬场面带来的心理负担感,也会令人际交往变得顺畅一些。人们给这些谎言存在的价值冠以一个好听的名字:善意的谎言。我们无法追溯这世界上第一个说谎的人到底是谁,他又说了怎样的谎言,他为什么要说这个谎,但人们将说谎这一行为延续至今的原因,有一部分并不仅仅为了作恶。甚至有些时候,在一些特定条件的影响下,谎言的存在帮助人们解决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可是,事物具有两面性,谎言存在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这也成为以保罗埃克曼为代表的侦破行家毕生所要解决的难题。

    可见,在《说谎》这部书中,作者首先让我们认识到,处在实际生活中势必会与谎言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谎言无处不在,人们有着多重身份

    2.谎言邪魅的诱惑力。

    谎言围绕身边的感觉很复杂,有担忧,有兴奋,有难过,有无助...这些情绪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人会因此发问,谎言凭什么会具有如此多样的影响力?保罗埃克曼给出了解释,他借由实例向我们展示了谎言邪魅的诱惑力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真诚相待,却又难以保证自身绝对诚实,这被称之为“人性”,人性的复杂多变或许可以被理解为人类的弊病,而这些天然缺陷恰恰是谎言得以生存的营养。我们必须承认,被骗者存在认知盲点,甚至会产生自我欺骗心态,这些特征令谎言的影响效果更强,也使得谎言在制造过程中笼罩了一层极具诱惑力的邪魅之气。谎言们好比幻化了人身的白骨精,各种巧言令色之后,达成目的,而唐僧们对于自己的被骗,不到最后都还不自知。

    让我们从人们主动说谎的目的来探究谎言的魅力到底因何而起。说谎者制造谎言的目的无非有三,一是善意的谎言,遇到难以缓和的局面,用一个不会带来恶果的小谎言来化解矛盾、推动发展、解决尴尬,不失为一个成本很低的处世技巧。二是中性的谎言,也可以称之为习惯性谎言,为的是保护个人的利益,同时又不会对他人造成损害,这种谎言动因最为常见,比如一家企业采用密薪制,员工之间不会公开各自的薪酬水平,一方面避免企业内部员工产生妒忌心理,另一方面也可以维护部分员工的心理需求,这种状态下,员工私下讨论薪酬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某员工在被问及具体薪酬是多少时,很可能并不会告诉对方真实收入,以此避免纠纷、防范矛盾,这种做法本质上是说了个谎,但它并未引发不好的结果,在未对他人利益构成损害的前提下保护了个人隐私。这种中性的谎言不带有一丝恶意,我们不能将这类谎言称之为道德败坏。而第三种谎言的动因则是邪恶的、有违道德的、触犯规则的,说谎者制造出与事实相违背的内容,为的是以损害他人的手段谋求个人利益。这种谎言便是人们广泛认知中的欺骗,这类说谎者的称号很多,当被骗者发觉时,会将说谎者称之为“骗子”、“奸商”等等。这些贬义色彩浓郁的称呼足以反映出人们对这类谎言的厌恶。埃克曼在作品中罗列的历史事件便归为这一类,说谎者经由谎言获取了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满足了个人欲望,这种快感犹如毒品一般,罪恶而魅惑,让人有着试图接近的悸动,又有着首次接触的兴奋。

    说到底,人类的情绪变化源于欲望满足程度,我们可以把需求划分等级,从1至10,随着数字的增加,需求满足感带来的情绪价值会相应增加,而邪恶谎言带来的需求满足感在8级以上。可想而知,面对邪恶谎言,人们在陷入纠结后,倾向于享受邪恶谎言魅力的可能性更大。换句话说,谎言的魅惑价值来源于相对较低的说谎成本,起码在说谎者看来,说谎带来的价值似乎高于负面影响力。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大部分的被骗者在接收到谎言时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信任、否认、怀疑。从大量刑事犯罪案件的被害人口供中可以发现,当得知自己被骗后,这些被骗者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甚至会提出反驳意见。这些被骗者所表现出来的自欺心态有时真的令旁观者哭笑不得,究其原因,与谎言邪魅的诱惑力直接相关。而这种自欺心态源于认知盲点。如果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诈骗案件稍加注意便会发现,被骗者的认知盲点正是说谎者的谎言生效激发点。对于说谎者来说,发现了潜在欺骗对象存在认知盲区后,内心欲望燃烧的火势便会愈发强劲,内心说谎的意念会逐渐增强,这种刺激带来的兴奋感极具诱惑性。而后的结果,不难预测,骗人者巧舌如簧,被骗者利益受损。

    设想一下,我们走入一片陌生的热带雨林,飞鸟、绿树、灌木丛,映入眼帘,这些都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特别,毕竟书本上随处可见。走着走着,热带雨林的中心位置离我们越来越近,一株颜色十分怪异的植物迅速抓住我们的眼球,是的,从形态到氛围都很奇怪,奇怪之感就那么死死地抓住我们的心,让人难以移开视线,忍不住伸手去触碰,哪怕小小的一片叶子也好,终于,身体与它相遇,毒素随之入体,后知后觉的人们无力回天。这株植物就是谎言,从发现它、靠近它,再到触碰它,人们内心的感触是流连的,可寻味的。

    3.身体与识别谎言的关联。

    虽说谎言的魅惑力似乎让人难以抗拒,但每一个人都不甘心只做被欺骗的傻瓜,对人们而言,具备识谎能力是必须的,而要不要运用识谎能力则需视具体情况可定。更何况,谎言出现极有可能引发负面效应,有人会因说谎者的谎言而蒙受损失,情节严重的,更会对社会安定产生威胁。比如在整部作品中,保罗埃克曼陈述了多起历史著名事件,运动员使用禁药被发现、尼克松水门事件、政府要员婚外情事件等,这些被人们称之为“丑闻”的历史,都因谎言而起,当事者使用谎言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以欺骗获益,包括利益、名誉。不难看出,保罗埃克曼对于谎言的态度是严肃的,在他的视角里,谎言丑闻如丑陋的怪兽一般叫嚣着腐烂与危害。也正因对谎言丑闻的批判,令保罗埃克曼将亲身经历的种种经验谱写成书,以供人们锻炼识谎能力。

    看多了情节精彩的影视作品,就会发现,看似再完美无瑕的谎言设计,最终也难逃被揭穿的结局,这或许不是百分之百的绝对事件,但却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普发事件。在《说谎》中,作者带着“谎言为何会穿帮”的疑问,带着读者走入了下一个环节,迈出了识谎训练的第一步。

    在人类长久的历史形态中,说谎与识谎始终并驾齐驱,最初的谎言简单,识谎容易,伴随着发展,谎言识别难度不断提升,可是人们始终相信,谎言制造者必定会从身体上表现出异常,这些从身体中流露出的隐藏信息,存在共性特征。肢体动作、微表情变化、语气调整等说谎痕迹都对应着各自的谎言内容。研究表明,绝大部分的说谎者会产生害怕、紧张的情绪,身体呼吸会因此加快,一定程度上会带动血压的升高。世界上首台测谎仪的产生原理也在于此。曾经研究过21种人类情绪表情特征的保罗埃克曼,在书中以笑容为例列举了多达18种情绪反映,他洞悉面部表情与情绪心理关系的精度已达到面部肌肉组合分析的程度。很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在《说谎》这本书中直接拿走成果,这种“不劳而获”的感觉,着实令人激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保罗埃克曼都给了我们哪些小窍门。

    人们在说谎时,言语停顿次数会增加、表情动作幅度会增大,特别是头部整体的运动轨迹会稍显不自然,连带身体的姿态也会出现变化。这些可直接运用于我们生活实际的小技巧,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被骗的几率。当一个人用高于平时声调、略微倾斜的头部、稍显夸张的微笑表情告诉你“你今天的打扮真的棒极了”的时候,你在回以“谢谢”的礼貌用语时,一定要想想自己是不是错误的搭配了穿着的颜色,或者选择了并不协调的配饰。而后他会接着说,“我觉得你今天的衣服配一条项链会更完美”,这时候你必须要警惕,这条即将登场的项链的实际价值或许并不如他所说的那么高。

    当说谎者试图让人信任自己时,通常会犯重复表达的通病,一方面多次强调以增强被骗者的感知,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心理暗示。所以,如果对方说的话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核心思想始终未变时,就需要对他接下来要拿出来的东西提高警惕了。

    需要格外强调的一点是,训练识谎能力时切勿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们应尽可能的消除个人偏见,否则将会在真假之间错误识别。也就是说,假若我们先入为主的认为待识别对象本性低劣,他的言行饱含着较多的谎言虚假成分,那么将很难客观、准确的透过身体语言观察他的心理,此时的识谎者即便拥有再多娴熟的识谎技能,也难以保证谎言识别结果的准确性。人肉测谎仪的正常运转,需要摒除杂念,保持冷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可以尝试将自己视为一台高速运转的功能设备,自带机械调性,面对谎言可以遵循理论来运转程序。

    说谎与隐瞒如孪生兄弟一般同时出场,说谎者在编造谎言时,他们的内心其实也是小心翼翼的,一整套谎言说出口时,一定会掺杂真假信息,对于虚假信息,他们的描述是详实的,甚至是多次的,而对于真实信息,说谎者则会不自觉的尽可能隐瞒、削减。在叙述虚假信息时,说谎者的身体表现往往给人以不安定的感觉,而在讲述真实信息时,说谎者则会因内心的一丝丝坦然而表现出更踏实的肢体动作。足以见得,说谎者在制造谎言时内心的压力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大的多。对于说谎者而言,谎言一旦生成,内心充斥着罪恶感、羞耻感、刺激感,罪恶感来源于良知,羞耻感来源于被揭穿,而刺激感则起因于谎言不被发现的窃喜。这种心态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里被青睐的几率大大增加,相比于简单直给的情感,人们对于复杂多样的情绪心理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和更迫切的尝试欲望。

    作品的最后,保罗埃克曼诚恳的表示,识谎能力并非解决一切人际关系问题的万能钥匙,权衡好说谎、识谎之间的分寸是一门更为复杂的学问,在真实的生活交往中,粗鲁、残忍的识谎行为越少出现越好,以免诱发违法犯罪。保罗埃克曼透过作品传递给世人一种态度:面对谎言,应与人为善。我想,这一点的深刻程度是高于那些识谎技巧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vq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