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3-01

2019-03-01

作者: 江兆勇Jon | 来源:发表于2019-03-01 16:56 被阅读5次

    了令人肌粟心悸,不可思议,大有“无理”之感。但是,如果

    根据语境进行联想,就会感到它非常之妙,用简短的话语,十

    分真切而且极为强烈地反映了鲁迅当时的心境。为了民族精神

    的强盛,鲁迅刚刚弃医从事文学创作时,文艺救国的实践开始

    失败:《新生》杂志天析了,一起筹办刊物的同志走散了,鲁

    迅步入了孤军奋战的困境。正是这句看似“无理”的话语,却

    是对当时鲁迅心境的绝妙的描绘。例(11)的“水声”怎么会

    有颜色和形状,并且是“明亮”、“细微”的呢?真是“无理”

    之说。但细想,正是这种通感的艺术语言表现了作者言语色调

    斑驳厚重的特点,它描绘了作者心理的超常感觉。超感一般指

    主体感觉超过正常的程度。事实上,人们不仅在身心上承受不

    住突如其来的负载时,感觉会扩大或缩小或转移;在幻觉、梦

    魔时,感觉强度也会扭曲变形和转移。即便在一般的描述性的语

    言中,也常常有超感的存在,作为艺术化的艺术语言正是把这科

    超感真实地描绘出来。这种通感的艺术语言是对心理的超常感

    觉的微妙反映和细腻刻画,所以,它比起一般语言来就显得妙

    “无理而妙”。概括了美感认识的某些特点。审美判断不

    是如逻辑判断那样有确定的概念来束缚想象产生抽象概念的认

    识;而是想象力与理解力在一种协调的自由运动中,超感情而

    又离不开感情,趋向概念而又无确定的概念,这就是产生审美

    愉快的一种原因。“无理”既然是指违反一般生活常规的思维

    逻辑,也就是没有客观的普遍性;“妙”乃是欣赏者借助语

    境,通过联想和想象力与理智力的协调活动,去领会这种似乎

    “无理”却又合理的艺术,引起主观感受上的愉悦,从而具有

    主观的普遍性,也就是趋于某种不确定的认识。这种“无理”

    而又“妙”的艺术语言,正好反映了人们审美认识的基本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3-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xj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