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你为何产生偏见
刘润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结果偏见
学到啥:不论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典型的结果偏见。
结果偏见会影响判断,结果偏见也是人们容易犯的错误!总结归纳出事件的关键点,再用这些关键点重新演绎一遍,得出的结果就可知是否存在偏见。
想到啥:做人做事通常会被人误解,甚至是扭曲了初衷。是否受结果偏见呢!
在商业行为中也可以利用结果偏差来促进销售。
例如,某手机品牌在非洲战乱地区,为机主挡住了一颗子弹,这个传开后,达到了十分好的广告效果,让该手机销量大增,并不是大家买了它挡子弹,而且“手机挡住了子弹”这个案例让大家觉得这个手机很结实耐用!
怎么用:例如护肤品为了证明她用料考究安全,可以通过吃,喝护肤品的行为,营造出这个产品很安全,用了没有副作用的结果偏见!
十七,喜新厌旧,原来有治!
刘润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适应性偏见
适应性偏见是一种行为心理学。
常说的审美疲劳就是一种典型的适应性偏见。指对一件事情“习以为常”后,就会产生跟最开始相反的感觉。比如,一件新衣服,穿上前几天很开心,很喜欢,时间久了也不就不喜欢了,再比如,原本你讨厌的人,但是相处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个人还挺有意思。
一切都是因为适应性。打破别人和自己的适应性有三个方法:
1、延长幸福感。
2、意外幸福感。
3、对比幸福感。
作为一个管理者,在管人的时候要不断的给团队新鲜的刺激感,让团队成员永远有活动。在管自己的时候就是当下很火的一句话,走出舒适区,即打破自己的适应性偏见。
十八,越参与,越幸福
刘润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鸡蛋理论
美国大婶总结出:7分的成品,3分的个人添加,等于用最少的劳动力,把流水线标准化统一的工业化食品,变成了个性化的美食。让客户有参与感,这就是鸡蛋理论。
鸡蛋理论也叫宜家效应,对投入越多的劳动或者情感的物品,就越容易高估它的价值。
在商业中运用这套理论的最简单方法,就是:
第一、让用户参与感,投票,选择,搭配等等。
第二、让用户付出劳动,留30%的工作给用户自己做,这个商品就能在他心中镀上光环。
这让我想到了我自己家的装修,我全程自己助,没请设计师,就是我自己提想法,装修公司来实现,现在看来有很多不足和瑕疵,但是也在我自己心里是最舒服,最幸福的居所,因为这是我在这件事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心力,让我觉得很幸福。
十九,你的直觉为什么不准
刘润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概率偏见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是人类的思考会受外界和内在因素的影响,产生偏差。这种自以为的概率,被称为“心理概率”,那么与你的心理概率与客观概率产生了不吻合,就叫做概率性偏见。
事实上,我们的直觉和客观概率常常是不相符的。行为经济学家把人类自以为的概率,称之为:心理概率。心理概率,和客观概率的不吻合,就叫做概率偏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认为,概率性偏见:
第一、代表性偏差。比如说莆田做鞋的厂家很多,你看到一个品牌以后,就会以偏盖全的认为是莆田生产的,但是也有可能是温州的。
第二、可得性偏差。也是很拗口的名字。比如你吃到第一口李子是苦涩的,那么你亲身经历,眼见为实后,你为认为所有的李子都是苦涩的。
第三、沉锚效应。还是很拗口。比如酸儿辣女,这也叫概念性的先入为主。
在商业中如何规避这种概率偏见,做出更正确的商业决策?
1、学好数学,尤其是概率与统计。对有办法验证客观概率的,求助数学,不要依靠主观判断。
2、对没有办法验证客观概率的,也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直觉。问问专业顾问,或者身边更多朋友的建议,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对冲你的先入为主。
在商业中也可以好好的利用到这种概率偏见,比如说酒,如果产地是茅台,那么大家都会认为你是好酒。
二十,你为什么会买贵的
刘润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效应在商业活动中比比皆是,比如拍卖,价格越卖越高,拍卖到这些东西,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叫凡勃伦效应。因为这个效应,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除了刚才说的拍卖,很多商品,手机、衣服,鞋、甚至是家具,都出限量款,特定款,联名款,提高价格搞预售,而销量往往不菲。就是因为这些产品满足了“想炫一把爽一下”的客户。
思考:如何让你的商品达到凡勃伦效应?认真分析你的客户心理和你的商品,找出那个能让客户爽的点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