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操作系统
- Windows
- Linux
- Mac
- Unix

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裸机)也能够运行程序
CMOS、BIOS(通过BIOS设置程序对CMOS参数进行设置)
操作系统基本功能
-
进程(CPU)管理(必须)
进程控制:创建、暂停、唤醒、撤销
进程调度:调度策略、优先级
进程通信:进程间通信
-
内存管理(必须)
内存分配、内存共享、内存保护、虚拟内存
void main(void) //一个试图耗尽内存的程序
{
int i = 0; // i 是循环序号
int *p = Null;
while( true ) //申请100M内存
{
p = (int *) malloc (100 * 1024 *1024);
if (p == Null) return; //申请失败结束程序
i = i + 1; //循环序号i加1
print("第%d次成功申请100M内存!\n",i);
}
}
-
设备管理
设备的分配和调度
设备无关性作
设备传输控制
设备驱动
-
文件管理
存储空间管理
文件的操作
目录的操作
文件和目录的存取权限管理
-
网络管理功能、分布式管理功能、图形界面、......
-
操作系统和一般软件的本质区别
操作系统具有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的定义
-
操作系统是一个大型系统程序
提供用户接口,方便用户控制计算机
负责为应用程序分配和调度软硬件资源,并控制与协调应用程序并发活动,帮助用户存取和保护信息。
操作系统的地位

操作系统发展的阶段
- 手工操作(无操作系统) 50年代早期
- 单道批处理系统 50年代
- 多道批处理系统 60年代初
-
分时系统 60年代中
用户需求的提升和硬件技术进步促进操作系统升级,速度、容量、稳定性、可靠性得到逐步提升
计算机硬件发展的阶段
- 电子管时代 1946 - 1955
- 晶体管时代 1955 - 1965
- 集成电路时代 1965 -1980
-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1980 - 至今
- 中断技术
- 通道技术
分时技术和分时操作系统
-
分时技术
主机以很短的“时间片”为单位,把CPU轮流分配给每个终端使用,直到全部作业被运行完。
由于时间片很短,在终端数量不多的情况下,每个终端都能很快得到及时响应。 等待周期=时间片 × 终端数量
分时技术特点:多路调制性、独占性、交互性 -
UNIX是第一个实用化的分时操作系统
实现操作系统可移植性
硬件无关性
引进“特殊文件”概念,将外设看作文件,实现对外设统一管理
操作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分时系统的衍化)
-
微机操作系统
CP/M、Mac OS、MS DOS - 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
普通操作系统+网络通信+网络服务 -
实时操作系统
硬实时系统、软实时系统 -
嵌入式操作系统
Android、Linux、ucOS、ucLinux、vxWorks、WinCE
适合学习的小型开源操作系统
Minix OS 配套教材:荷兰Vrije大学Andrew的Modern Operating Systems 4th 需要请留言
Linux 最新版本,可找1.0进行学习 需要请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