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要过年了,蔡先生终于从外地回来了,带着我们一家老小从姐姐家搬回了自己家。
家里简单收拾收拾,就开始做过年的准备。街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外地的摊贩越来越少,年味渐至。
小的时候,过年只有蒸年糕的味道,仅用糯米粉一种原料,上锅蒸熟后切成一长块,开春了以后浸在装满水的水缸里隔绝空气防止变质。
这年糕吃的时候得先切薄片,再放锅中与米饭同煮,或者是煮粥的时候放进去,饭熟年糕也就变熟变软了。
因为从小脾胃不好,不宜多吃糯食,又因为觉得那年糕味道寡淡,实在是不美味,我就极少吃。
这年糕还有一个极为奢侈的吃法——油煎。锅里放油,年糕切小片之后贴着锅底煎软,加上红糖或者白糖,待糖融化裹满年糕便成了。
不富裕的家庭,长辈们忙着干活挣钱,这样香甜扑鼻的煎年糕成了童年奢侈的期盼。只有过年的时候大家都空闲在家了才有可能做来吃。
现在什么都有了,吃穿不愁,我们偶尔还是会做点煎年糕吃。按照现在的饮食标准,那样重油重糖的吃法是极为不健康的,但是实在忘不了那种味道,一段时间不吃就想得慌。
也许我们怀念的并不是那年糕有多好吃,而是那种对年味的怀念,对过年的期盼。
现在过年,我们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年货,腊肉,香肠,包子,等等。当然也少不了年年都有的年糕。
现在年糕不稀奇了,一年到头都能买到,并不是过年才能吃到的美味。而且现在的年糕多了许多新囗味,红枣、蜜枣、桂花、葡萄干……但始终感觉缺了一点什么,也许就是那越来越淡的年味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