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我们自驾游的行程路线是康定—新都桥---雅江县—理塘县—稻城县,中途经过了6个海拔超过4200米的高山,折多山(4298米)、高尔寺山(4412米)、剪子弯山(4659米)、卡子拉山(4718米)、兔儿山(4696米)、海子山(4600米)。我在海子山的地方有了一点头痛的感觉。当晚我们到达稻城,入住一个居民家,在帐篷里我一直无法入睡,额头一直有些痛,我知道自己有高原反应了,但实在无法平静入睡。我看了时间,已经是凌晨4点了。我知道天亮后我们还去亚丁镇看目标景点了,我需要好好睡一会。我想起了冥想之法,这是参考了万维钢解读《佛学为什么是真的》的内容。
疼痛等生理反应、情绪和理智是相互联系但又是独立,可以分开对待。高原反应导致我的头痛是一个事实,但这件事实让我情绪很焦虑,因为焦虑而让自己无法入睡。我承认自己高原反应而头痛,然后我静下心来开始做冥想,感受躺在睡袋里,通过关注呼吸而逐步放松下来,头痛的感觉逐步减弱,后来可能实在是疲劳了,我就睡着了。第二天我多睡了一会,头痛的症状有所好转。
万维钢在介绍《佛学为什么是真的》这本书,提及了冥想功夫从低到高,至少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能够不受强烈情绪的困扰,把“自我”和各种感情和情绪剥离开。
比如牙痛,普通人可能会抱怨和对抗牙痛的感觉,你越反感,你觉得越痛,最后你的整个大脑被疼痛感劫持。而冥想的做法,是你先承认这个疼痛感的存在,然后不理会这个感觉,跟它保持距离!这就好比你从旁观者的视角来观察自己的疼痛感。我缓解高原反应对自己睡眠影响的方法正是用这个。
更高的层次是能把自我跟各种想法全都剥离开,真正做到专注呼吸,不想其他,从而达到心流状态。
绝大多数情况下打扰我们专注状态的都是各种小思绪,比如明天要干什么事儿、回味自己昨天遇见了什么人等等。想法是由模块产生的,通过某种情绪“试图” 吸引你的大脑。怎么跟想法剥离呢?方法仍然是当一个想法来了的时候,你要承认它的存在,然后跟它保持距离,不去想它,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呼吸。
达到第一个层次,你就可以自由选择你想要的情绪。达到第二个层次,你就可以自由选择当下的思考。没有任何东西能打扰和控制你。用佛学的话,就是你会逐渐脱离“苦”,接近“涅槃”。
在特定的场景下我有了第一层次的体验,到第二层的境界,我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提升。
参考文献:
万维钢《〈为什么佛学是真的〉4:冥想的方法》
网友评论